教学随想——西藏教学中的教学互动
作者:周世春 时间:2007/12/5 22:38:3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532
由于西藏是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语言上存在一定障碍,这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又由于地域的影响,学生参差不同,水平也不一样。这也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所以,在教学中,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有些教师就有教学互动不存在这种说法了,这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但是,就以此来否定教学互动还是有点武断了。其实,学生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教师的带动,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做到较好的引导,指点,学生就会做到积极主动,并能带动课堂,使教与学自然地融合在一起,并对教学起到了相应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现就汉语文教学谈谈教学互动。在西藏,汉语文教学是一种第二语言教学。教学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少语言环境,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用汉语交流较少。用汉语交流的时间多数是在课堂。其实,这正是一种汉语教学互动的契机。它为我们提供了有利的教学互动空间。我们只要能充分地利用这些互动空间,那教学互动也就自然而然地被带动起来。由此可见,只要抓住教学互动的契机,教学互动就一定会存在。
也许有人会问,怎样利用这个机会,搞好教学互动呢?其实,这并不难。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让他们成为我们的朋友。自然而然也就会开口说话,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我们的教学互动的第一步不是成功了吗?在西藏,学生只要愿意和你交流,你的教学互动就有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基础了。特别是对汉语教学尤其重要。如果说是在汉语课堂没有人说话,就算你讲得再精彩,那也是个人的“精彩”,是没有任何人欣赏的,只能是“孤家寡人”一个。也只能是“填鸭式”的;如果是学生能说话,与你交流,表达自己的的看法,那么,你就做到教学互动。
其次是,不要歧视他们,要认可他们平时一点点的进步。因为他们的表达能力都不是很强,在交流的过程中,一定有很多意思是他们不能表达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及时给予帮助,给予指导。让他们觉得自己通过努力,是可以取得进步的。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就能更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兴趣,调动他们说话的更大欲望。从而,使他们在课堂上能积极发表自己的的意见,参与课堂。一方面,这减轻了我们教学中的负担,使我们走出了包揽学生一切的怪圈;另一方面,学生学会了主动学习,不再依赖老师。而且,在学习过程中,他们感受到了快乐,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成就,最重要的是,认识到教学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而是老师与学生的共同的课堂。由此可见。教学互动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也许不经意中,你已经在教学中有了教学互动这一环节,只是你还没有感受到。
再次是,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心理学表明:孩子们都喜欢表扬,而不喜欢批评。所以,在平时课堂上,给予他们一定的鼓励,那就是一朵最美的心灵浪花。这其实就是老师给予学生的一种肯定。孩子们是最喜欢这种“廉价”的精神“粮食”了。当然,这是从老师的角度看的,其实,孩子们并不是这样看的,他们把这种表扬看成是天底下最好的赞美了。这时的你,在孩子们的眼里,就是爱的天使了。所以,平时,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因为那就是爱的表现。如果你在教学中能真正做到这一点,就不愁没有教学互动了,孩子们会积极参与并配合你的教学的。我相信,你以前的那些观点就一定会改变。
所以,教学互动并不是单方面的,它同样需要老师与学生的共同付出,参与,配合,更需要爱的浇灌!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同谱写教育事业的爱的赞歌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