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以德育人——学习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

作者:邵捷  时间:2007/12/24 3:57:1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915
  作为一名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长,我经常听到这样的话,学生品德不好是危险品,学业不好是次品,身体不好是废品,为此,我始终认为抓好德育工作是重中之重。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写入报告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现阶段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我深深地感到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如何在具体工作中深刻领会与落实十七大精神,成了当前我们教育管理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通过“三个研究”、“五个加强”把十七大精神与精髓贯穿到具体教育与管理当中。
  一、“三个研究”重渗透
  (一)研究学科德育。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首先体现在各门课程中,并与知识的传授有机融为一体。研究德育课如何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生活中讲清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引导学生学习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自我的关系。研究语文课如何以文字、文学的魅力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革命传统、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引导学生感受思想精神的崇高境界和高尚情操。研究历史如何通过历史事件和人物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看待历史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研究理科如何揭示科学发展规律和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识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研究音体美如何通过对有关技能技巧的学习和掌握,让学生接受美的陶冶和健康的教育。这就要求所有的教师既具有学识魅力又具有人格魅力,深入把握本课程的知识体系,深刻认识本课程的内在规律,融会贯通,深入浅出,讲课具有启发性和感染力。
  (二)研究社会实践。
  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我们要挖掘学科和社会两个德育资源,用一条红线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串联起来。
  (三)要研究校园文化。
  一是通过开展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规范办学行为、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遴选和集成社会的先进文化,大力营造优于社会环境的独特氛围,使教育和引导体现在细微之处,体现在师生之间,体现在同学之间。二是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吸引力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营造德育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使校园内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角一景都体现教育的引导和熏陶。
  二、“五个加强”重发展
  (一)加强爱国教育,树立远大理想。
  爱国主义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条主线,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有着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有:一是能面对市场自立奋斗,立志成才的精神;二是能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改革实践;三是要有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四是要重视信誉,树立高度的责任感;五是要在广泛的社交活动中能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具有合作能力;六是在与国外人士的交往中不亢不卑,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等。为此,我们必须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创造出适合新形势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使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永恒的主题,永远不朽的精神,牢牢扎根于新一代人的心中,使之成为祖国的光辉未来,为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担负起历史的重任。
  (二)加强公德教育,规范日常行为。
  开展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的工作中,应以社会公德、日常行为规范和家庭美德教育为主要内容,以中华民族传统为源头,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为主线,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帮助学生逐步了解和掌握知识,并继承、吸收、创新、光大民族传统美德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教育还应坚持知与行统一的原则,即要明理又要参与,只有通过学习主导实践,才能将良好的道德品质转为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内化为学生的伦理观念和人格力量,最终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可以校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学生中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小市民、文明学生评选活动,举行“养成习惯,我能行”的主题演讲比赛等,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加强法制教育,培养合格人才。
  市场经济条件下“法制”的重要角色地位,要求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学法、懂法、守法、还要会用法,既要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利益,又要能依靠法律参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通过给学生以法律武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分析能力,让他们经得起市场经济中种种思潮的侵袭和考验,是当前学校法制教育的重要任务。
  (四)加强环境创设,社会齐抓共管。
  环境是影响人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创设一个文明向上的环境,才能不断地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此方面,学校必须充分利用学校电视网络、广播室、知心朋友信箱、班级黑板报等宣传工具,为学生解决心理疑难,进行正面引导,学校还在显眼的地方张贴警示标语,并结合日评比活动督促,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育人氛围,净化学生的心灵。此外,学校还要取得当地党委的支持和指导,创建社会、家庭、学校的三结合教育网络,让社会各界共同来关心学生的道德建设工作,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共同努力。
  (五)加强生命教育,实施生存关怀。
  要结合不同年级实际需要,开展系列专题教育。一是开展生理健康教育,使学生懂得维护自己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适应心理的发展变化;二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为充分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打好心理基础;三是开展和谐发展教育,使学生做到与他人、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四是开展生存教育,引领未成年人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自觉抵御毒品,不参加危害身心健康的游戏活动,让青少年懂得生命是可贵的、生活是丰富的,不应该轻易放弃生命等等。 
  总之,党的十七大为学校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绘制好了宏伟的蓝图,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乘着这股强劲的东风,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德育途径,丰富德育内容,走“内涵”发展之路,帮助我校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的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团结奋斗,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教育目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