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什么书—一位父亲写给中学生女儿的信

作者:曾凡|  时间:2004/11/16 1:07:3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874

亲爱的女儿:
  在一个大家都追求潇洒的年代里和你谈读书,可能会被你认作不合潮流。不过,我还是说说我的想法,供你参考。
  读什么书,这个话题几乎是每个时代都有人讨论的话题。而且,有许多大师为此开过书单,发表过论文,甚至出版过专著。这是因为这个话题牵涉到怎么看待历史,或怎么学习文化传统。有的人主张全面学习历史成果,所以就开出了用一本专著才能表达清楚的那么厚的书单。有的人主张只学习最基本的核心观点就行了,所以提出只看几本书就行了。
  我觉得,现在读什么书要看个人的条件和要求而定。有时间有精力又有专业需要的人,可以按照那种《中国文化指南》一类的专著去从头到尾地读,以便可以系统地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而一般人,大概也就读几种或几本最有代表性的书就行了。
  不过这里最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读几本真正的经典著作,不要拿市场上的畅销书来骗自己。不管是励志的赚钱的时尚的天才少年的还是别的什么人生技巧的,统统都是骗人的。对于你的人生来说,只有经典才是真正有益的。
  具体到你,如果不从事文史哲研究或专业的学术工作,我建议你应该读这么几本书。《论语》《老子》《史记》《唐诗三百首》、《宋词一百首》《古文观止》和四大名著、鲁迅就够了。
  《论语》和《老子》,是中国思想中国精神的源头,是中国几千年来各种政治历史文化思想观点的根。《论语》偏重于讲述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培养自己理想化的人格,《老子》偏重于讲述如何在现实与理想之间达到精神的平衡。中国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和知识分子都是在这两本书的指导下生活的,所以,读了这两本中也就了解了中国人。(读不懂也不要紧,大致知道就行。)
  《史记》我这里指的其实是里面的人物传记部分。《史记》的人物传记其实是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源头。司马迁通过对他笔下人物的褒贬,提出了做人的标准和人生的价值取向等原则,并被后来的人们所接受。由此形成了中国人最初的一批人生样板暨中国文学的英雄原型。所以,《史记》的价值并不在于他记录了汉代之前三千年的历史,而在于它为中国人提供了作为价值象征的人生的榜样。你可以读几篇其中的人物传记,然后再想一想这些人物,你会发现咱们现在还在照着这些人物的样子生活着呢!
  至于唐诗、宋词、四大名著和《古文观止》,我想这应该作为中国人的基本修养,人人都要读一读。像《唐诗三百首》、《宋词一百首》和《古文观止》这样的选本,如果能背下来那才叫好,既增加人生的情趣,也是一种看世界的精神背景。据说著名的物理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能把《二十四史》背下来,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现在还会背《孟子》。他们都是学理工科的,但他们的文史知识使他们在从事科学研究时能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最后说说鲁迅。现在有很多人攻击鲁迅,好像鲁迅还不如张爱玲或周作人。其实这完全是一种可耻的小人作祟,是哗众取宠,你不必考虑这种意见。我建议你找时间读一点鲁迅的小说、散文和杂文。鲁迅的主要价值在他的人文精神,他对国家历史民族和人民的爱。一部《阿Q正传》就写透了中国人,现在那些被吹捧为大师的作家怎么也达不到鲁迅的十分之一高度。所以,读读鲁迅,你会对现在的作家们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不至于被那些“娱记”们骗倒。
  不管你以后学什么做什么,上面这几种书都是应该读的。这是你一生的资本,也会是你智慧的源泉。所以,如果有时间,希望你都读一遍。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