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面——作家王蒙与中学生的坦诚交流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3 8:15:43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697
  73岁的著名作家王蒙,前不久走进邗江中学与5000余名中学生面对面坦诚交流,阐释文学与人生的关系并提出中肯的建议。  
  难忘的8年半学历  
  我的学生时代太短,小学上了5年,中学只上了3年半,所以总共我有8年半的“伟大”学历,但这8年半却是我非常难忘的。在我的相当于中学生的年龄段,差不多决定了我人生此后的方向。所以我觉得中学时代非常重要,这个时期既有少年的天真,很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知识;又具有青年人的那种认定、判断的能力,甚至有青年人的自信、自傲。现在回过头来想,为什么1953年在我19岁刚刚满的时候开始写《青春万岁》?就是因为我觉得,当时没有一本书能够把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全部写出来。  
  学生时代,我也犯过错误。小学时有一次考“修身”,“教育”的“育”字怎么也想不起来,修身书就在课桌上,我把书打开看了。发卷子的时候,老师说有一个同学考得最好,但是因故他的成绩不能算。我一听就知道是我了,那时候我虽然刚7周岁,已经懂得了什么是暗示。老师保全了我的面子,没有在班上公布,给了一个小孩改正错误的机会。这件事使我受到了深刻教育:你的一切不应该做的事别人都会知道。  
  主动关注自己的生活  
  现在中学生要考虑分数,但更要主动地去关注你的生活。你的学习,是对于生活的新的发现和解释。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学习才是活的,才能学到心里面。这是你自己要学,而不是屈从于任何压力来学。如饥似渴的关注、热爱,每天都是你的营养、资源、快乐、幸福。能不能把课堂的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比如说学外语。我很少在课堂上学外语,因为我觉得学语言不应该从语言到语言,而要从生活到语言。前者是符号到符号,太苦了。如果你将它们带入生活,那多么可爱啊!   
  读书趁年轻,而且应该读经典  
  关于阅读,我提倡两点:首先,读书靠年轻的时候。到现在为止,我能背诵的四书五经、唐诗等都是我在中小学阶段背下来的。其次,懂一半时就开始读,包括外文书。  
  此外,我认为中学生应该阅读经典,经典是历史长河筛选出的好书。目前社会上的诱惑太多了,中学生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掌控,不使自己沉迷于游戏的诱惑。上小学的时候,我就对自己严格控制,不让自己花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有些经典书籍对我的好处是终身的,比如《唐诗三百首》,再比如《红楼梦》。  
  各门学科是相通的  
  我很喜欢一个词:“通识教育”。各门学科之间是相通的,可以互相启发。我是写小说的,有许多喜欢文学的人厌恶理科特别是数学,我不是这样的,上初中的时候,我最爱的一门是文学、一门是数学。我太喜欢数学,它充满着智慧的光辉,它能让你的大脑充分发达起来,在自己的天地里遨游。  
  现在高考是“3+x”,我是“4+x”,数学+语文+外语+音乐,音乐和其它三门是相通的。我在写《青春万岁》时,因为结构不好掌握,搞得头脑要爆炸,有天听了一场交响乐后我忽然明白了:交响乐有主题、序曲、延伸、变奏、和声、快板、行板等,写文章也是这样啊!人生也是这样啊!   
  从小培养说自己的话  
  我再提一个希望:你们要从小培养说自己的话,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写作文最可贵的是要把你实际的经验和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我碰到过这样的孩子,他们背过的东西极多,写文章充满引文,但就是不知道他自己的感受怎样。比如说写春天,他给你写美国人、印度人是怎样描写春天的,但他自己对春天的感受你不知道。如何能做到说自己的话?这和我前面说的是分不开的。你对生活有一种关注,生活能使你感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你考多少分还重要。如果你在这方面有很多积累的话,你就有话可说、有文可作。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rocyaosohu@sohu.com 于07-23 23:00发表评论: 第1楼
  • 王蒙先生


    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从理论上说物质是可以无限分割(这就是一分为二的理论),但是实际上物质始终是有二个东西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