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阅卷作文部分的具体感悟

作者:河北冀州中学语文组 张秋印  时间:2008/1/8 13:34:2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652
  一、立意
  今年的高考作文是图画材料作文,从79年高考开始至今共有3次图画材料作文,一次是83年的“这地方没水,换个地方再挖”一次是96年的“截错了。给六指做手术”一文,第三次就是今年的“ 摔了一跤”。图画作文 由 2部分组成,那就是文字和图画,文字是显露的,图画则是寓意,今年图画寓意有5个基本要素,审题时一定要抓住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具体是                 
  家长
  西瓜皮——孩子摔跤——引起    学校  三方面的评判
  社会
  三方评判又引起孩子的反映,那就是摸着头,茫然失措,三方面对孩子的摔跤作出了共同的反应就是一句话——出事了吧!用的是感叹号,可见语气的强烈。再看题目《摔了一跤》,一跤本不是大事,可三方的代表都认为是事。画面孩子坐在地上,没大碍,可三方的反应让他茫然不知所措。潜台词就告诉大家:“我摔倒了,既然是事,怎么没人帮我?”“不就是摔了一跤,干啥大惊小怪?”“平时你们的管教果真对?”再从三方的表情来看,相同又有不同,家长是亲切的,学校是冷漠严厉的,社会是裂着嘴,幸灾乐祸嘲笑的。共同点都是是一句话“出事了吧!”言外之意就是:我多次嘱咐,你就是不听,看出事了吧!可三方又没有一人伸出手去帮助孩子,又表现出了三方责任的互相推诿。
  到此我们就可以由画面的表层过渡到深层寓意,那就是孩子摔的一跤意味着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坎坷、挫折、意外、过失等所有的问题。面对孩子成长的问题,作为成人,一句“出事了吧!”恰恰是表现了一种不恰当的态度。具体是:
  1、 怎样开看待对青少年的过度关注(溺爱)及小题大做问题
  2、 成人只重结果不重视过程和原因的问题
  3、 青少年怎样对待成长中遇到的挫折、坎坷或者错误等问题
  4、 成人怎样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等
  5、 青少年呼吁改变教育观念或方式
  等等凡是围绕家长、学校、社会对孩子的不恰当态度的思考或围绕青少年对自我成长与教育的反思来命题立意的均为正确的!
  二、评分标准的变动
  评分标准是稳中有变,体现在:
  1、基础等级A、内容上,一等、二等均由去年的“切合题意”改为“符合题意”材料丰富项去掉,代替的是思想健康。
  B表达上,由“切合文体”改为“符合文体要求”由“字迹美观”改为“字迹工整”
  2、发展等级只要有其中的一点就给分
  总之,几点变化透漏出的信息就是  立意放宽,文体强化,思想导向凸显,书写要求降低。
  明确指出思想方面只要符合法律底线,符合公众的道德标准,不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都属于思想健康。特别指出灰色地带的如同居早恋等不要轻易的定为不健康。
  三、阅卷的具体感悟
  1、 没标题的很多,扣2分很冤枉;一定要有题目,如果一时想不起恰当的,  那就千万不要忘记补上!
  2、 时间安排不好,残卷很多,太可惜;
  3、 错别字很多,很明显,如题目〈逆爱〉,初步印象老师就知道水平很低,不知不觉中白白丢掉好几分。
  4、 题目一定要尽可能的表现自己的观点,简简单单一句话,如《我的路,我做主》《还我一片天》《让我自己去走(闯)》我的未来我把握》《有一种爱叫放手》《请放开你的手》《且放云帆济沧海》(这篇文章获得阅卷老师的一致好评,活用李白的诗句,并且紧扣寓意)《不要关注只要帮助》《摔倒了,爬起来》《爱是一种甜蜜的负担》《教与学的华尔兹》。这都是今年本人在阅卷过程中看到并记下的好题目,都给到了50分以上的好成绩,好题目会让老师再最短的时间内明白你的意图,进而佩服你的见解。再说开头结尾,开头一定要开门见山点明立意,简短有力,结尾一定要重新提及论点 首尾呼应,因为阅卷老师一定要拉一下滚动条,看以下你是否是全文,而不是有残文的。因为阅卷速度很快,熟了就是很快的操作了。我的速度就是38S,是中间速度,考场作文要让老师一目了然,因为没有时间为你细推敲的。
  5、一定要看材料立意。不要生拉硬拽,套环保,和谐之类的,文不对题,更冤枉,写的再华丽,只给4等的分数。尽量在显眼处引用名句,或感动中国的颁奖词,信手拈来既有说服力,又节省时间,更能增加文才,获得较高的发展等级分。
  如人要想学会走路,首先要敢于摔交——马克思
  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易中天
  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微笑不须愁——杨万里
  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庭院里驯不出千里之马
  6、 全省作文平均分为37分,虽然阅卷组极力想提高平均分,但是事实不容乐观,我参照看的卷子联系平常的教学,自我感觉我们学校的应该更高些,,因为我们的指导一直和阅卷的思路是一致的,所以还得下大力气抓作文,作文不是不可抓的  ,而是有章可循的,我们不是没有章,所以我们更要落实于学生。相信只有落实于学生,才会让作文为我们的语文成绩助一臂之力!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