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马鼓舞一个民族——电影《奔腾年代》导读

作者: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中部  陈敦贤  时间:2008/1/22 15:48:2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389
  曾获2004年第7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美工、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音响、最佳改编剧本和最佳剪辑7项提名的《奔腾年代》,是一部颇有怀旧气息的励志文艺片。它是由19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真实故事改编而成,刻画了一匹赢得赛马冠军的宝马,讲述了它和它的骑师、训练者与主人之间的故事,他们传奇性的事迹振奋了当时全国民心。
  影片讲的故事是:查尔斯•霍华德以前是个自行车修理工,因为向美国西部引进汽车赚了钱。他买了一匹个头很小的马,名字叫做海洋饼干。霍华德和半盲的前拳击冠军瑞德•波拉德和以前从事表演的汤姆•史密斯组成了一个小组训练他的小个子赛马,波拉德做骑师而史密斯则担任训练师。从此海洋饼干和它的三人小组开始了一个传奇的旅程,而三个人的人生路也因此改变。在这之前三人都因为各自的原因显得是生活中的失败者,为家人朋友所遗弃,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洋饼干也是赛马中的失败者,不仅个子比寻常赛马小,看上去腿也有问题。但是当三个人开始训练这匹看起来没什么希望的马,同样落魄和受到欺凌,也同样拥有执著的眼睛,当那匹倔强的小马和瑞德一起奔驰在跑道上的时候,他们不再仅仅是一匹马和一个骑师,他们升华成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不仅能够鼓舞一个人,更能鼓舞到一个民族。
  电影中的主人公都是不幸的,查尔斯.霍华德中年丧子,妻子也离他而去,他是一个真正白手起家的人,正如他所说:“15年前我来到这里,口袋里只有21美分……我不由得想,如果我们可以在别地起家而最终落户于此,美国还有什么地方我们到不了呢?”在霍华德口中最常提到的是“未来”这个词,一个已过不惑年龄的人,总是能够用充满希望的目光去看未来,所以他总是充满激情,热爱生活。“因为在外面,我的朋友,天空正广阔无比。” 驯马师汤姆•史密斯“你不能因为他受了伤,就丢弃一整条性命”。瑞德少年时期便被家人“抛弃”,他的父母为了不辜负他的天分把他独自一人留在马场为别人打工却再也没有联系他,使得他为了生活抛弃所有的自尊,受尽凌辱。可生活总是公平的,灾难让瞎了右眼瘸了的右腿的瑞德碰上了海洋饼干并成了第一流的骑师,他驾着他的饼干跑遍美国,征服了美国。搞笑的播音员说了这样一段话:“这匹小马再也没有棋逢对手的比赛了,因为,老实说,他根本找不到对手,他能和谁比?飞马吗?我为其他马匹觉得可怜。”是的,海洋饼干拥有什么?他拥有韧性和不屈不挠的斗志,他有被侮辱和损害后留下来的深深烙印,这是其他赛马没有的,正如瑞德说的“他跑的时候不是依靠四只脚,而是这里。”
  银幕上小个子骑师和他心爱的赛马缓缓隐去,上个世纪那萧索的三十年代初的黑白背景随着电影的落幕也许成了历史尘烟,但我们非常清楚,当一次又一次海洋饼干站在起点处白色栅栏的后面,人生转弯处的栅栏也一重一重地向困顿失意中的人们开启。你永远无法知道有什么等待在人生的下一个路口,所以永不止歇地奔跑,从未停顿地战斗。为什么一匹身有缺陷的矮小赛马能够无数次赢得比赛的胜利?是什么使得它采取转弯不减速的近乎自残的比赛方式?只要凝视海洋饼干那棕色眼睛深处颤动的小小火苗,只要想起关于这个电影的星星点点影像,那就会到达每个人都渴望梦回百千转的激越人生。这种不死不休的异常强烈的争胜意识和决不放弃的精神,就是影片作为励志片的根本立意。
  影片发生在大萧条的历史背景,使得它从某种角度上是那个时代心灵的史诗和写真。以金黄和浅灰为基调的画面,会迅速将观众拉回60多年前的美国,你会听到赛马场上数以万计的观众传来的震天呼声,看到木栅围栏内尘土飞扬的赛马场,感受到与骑手同呼吸共命运的颠簸心跳……影片的视听效果非常震撼真实,许多“外刚内柔”的画面会让你久久难忘,如托贝在金黄色树林中骑马飞奔的镜头,那种人马合一的默契有如英雄拔出宝剑的冲天豪情;在尘土飞扬的赛马场上,它的泥土跑道,木栅栏,马蹄踏地的强劲节奏和急促呼吸的鼻息,更是让人感受到骑马师们原始奔放的激情。另一方面,影片除了描写主要角色以外,影片也触及到了时代背景里面许多普通人,而始终穿插出现的大萧条时期的黑白照片和旁白,是导演试图抽离出来表现的时代宏大背景。片中数个极具感染力的赛马和演说场面与冷静历史的陈述似乎是分离的,但是又在影像的参差交错中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在美国那个历史上最低沉年代里隐隐跳动不肯熄灭的希望和精神之火。而彩色和黑白的间隔出现,更加重了这种感受。
  总之,这是好莱坞近期难得一见的一部充满艺术气质的商业影片,它有与众不同的故事情节,声画表现极力还原时代精神,众多优秀演员的精湛演技也发挥出充分魅力,充满了浪漫的激情。影片中展示的那种奔腾不息的拼搏精神,不仅属于那个年代的美国,更属于不屈的全世界人民。
  2006-9-11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