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介绍
作者:不详 时间:2008/2/12 22:52:28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278
2月11日是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中央电视台的报道引述民俗专家介绍说,“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
据民俗专家介绍,大年初一到初五,民间以前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做饭、不能打碎东西等。过了初五之后,这些禁忌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
大年初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避邪免灾的同时,把“晦气”“穷气”“霉气”从家中“赶走”。
另外,初五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破五”吃饺子寄托了民间百姓对幸福生活和美好明天的期盼。
初七是"人日" 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2月13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有关专家介绍说,正月初七是中国传统习俗中的“人日”,即“人类的生日”,这在中国至少有两千年以上的历史。
据天津市社科院历史所罗澍伟研究员介绍,中国民间称初七这天为“人日”“人胜节”或“七元日”。据民间传说,女娲造人时,前六 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羊、猪、牛和马,第七日造出了人,因此,汉民族认为,正月初七这一天是人类的生日。
古人认为正月初七以晴为好,寓意人寿年丰,天下大同。汉时东方朔的《占书》中就有“初七人日,从旦至暮,月色晴朗,夜见星辰,人民安,君臣和会”的说法。可见“人日”的说法至少在汉朝时就已流传了。
罗澍伟介绍说,在古代,“人日”有戴“人胜”的习俗。“人胜”是一种头饰,又叫“彩胜”“华胜”,从晋朝开始有剪彩为花、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贴于屏风或窗户,也戴在头发上,因此,“人日”也称“人胜节”。
专家介绍说,这一天,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有“捞鱼生(类似吃生鱼片)”的习俗,寓意越捞越高、步步高升。此外,一些地方在这天还有吃面条的习俗,寓意着用面条缠住岁月的双腿,取长寿之意。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