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农村的新课改

作者:周岸|  时间:2004/11/27 10:28:0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89
    开始新课程的教学已经一个月了,这是非常艰辛的一个月,也是非常茫然的一个月。面对新课程,面对这样的一群学生,心中有了一些疑问:新课程真的如专家们所说的那么好吗?新课程适应农村教育的现状吗?说实在的,我不是很乐观。下面我以一个农村教师的身份以对教育改革实事求是的态度说一说农村课改现状。
    农村办学条件简陋是阻碍农村推进课改的客观不利因素。乡村学校由于地方财政教育投入不足,经费紧张使许多课程改革配套的设备、设施、图书、音像、教学具不能到位,不能正常开展课改。比如一个学校的多媒体也就是一两套,十几个班如何争抢这一现代化教学资源?课程改革不是嘴上文章,需要物质保证,缺少必要的物质条件的支撑,新课程改革实施肯定是纸上谈兵,达不到应有的深度和广度;缺少了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就难以实现根本性的转变。
    农村学生客观存在的一些不足使我们的新课程很难进行。众所周知,农村里一般的家庭不是很富裕,缺乏必要的设备或者是学习用具,这导致很多需要在家完成的作业(比如说收集一些资料等)就很难完成,这其实也就预示着我们的教学效果不会那么明显。另外,农村学生自身的素质相对来说要弱些,他们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状况缺少必要的了解,而我们的一些课文却恰恰需要这些才能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所以说,新的语文教材中所选课文虽然经典,却实在不适合现在的农村学生。
    教材缺乏必要的过渡。我粗粗翻看过课改以前的小学教材(语文课本),课本所选课文的难度与现行的初中语文课本相比,根本就是天差地别。比如,第二单元中有这么一篇课文《理想》,它原是老教材中初三的一篇课文,这篇诗歌长达12节,试想一下,初三学生学习的课文,现在要初一来理解,其中的难度有多大。
    对课改工作只听见一片颂扬之词,缺少冷静客观的理性思考。有的课改检查走马观花,看看档案资料,听听校领导汇报,再观摩一两节花样多点子新的课改表演课,就作出评价:ⅹⅹ学校课改工作有实效,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课改工作经验……而一线老师的呼声有几个领导听过,新课标在农村实施的难度有谁理解并给予支持?
    以上仅仅只是我--一个农村语文教师在这一个月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对于新课改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引起各级教育决策者的高度重视,共同研究现实的教育,把新课改在农村实实在在地开展好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