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课堂评价标准的思考

作者:高建军|  时间:2004/12/3 11:48:52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359

    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将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进行了繁琐的量化,突出指标内容,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学生状态四大指标。但我们认真研究后得出结论: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评课的,当前新课改轰轰烈烈地进行着,要求我们积极转变观念,改革课堂教学,那么课堂教学的评价是不是可以换种角度来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评课?
    现在的课堂是一种主体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课堂,应以主体发展为价值取向。所以,评课应从传统的教师评价向以学生评价转变。一堂课的优劣不仅要看教师的发挥,更要看学生,看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处于中心地位、看课堂上学生的个性、能力等有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那么从学生的那几个方面来看呢?
    一、从学生的情绪状态看
    学生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如学生在课堂上的情绪是否饱满,学生是否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学生的兴趣是否浓厚,学习热情是否高涨等。如果一堂课中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始终保持着较高的热情,那么,这堂课中师生之间必能形成良好的氛围情感双向和谐交流,从而达到教学共振。
    二、从学生课堂活动广度看
    学生的活动广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是指学生的每一种感官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一堂课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他们的读、写、算能力,还有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参与广度,如学生主动参与答题率、独立完成习题率、小组活动率等。
    三、从学生活动时间看
    学生的活动时间即看一堂课属于学生的时间究竟有多少。传统的教学是"灌输式"的教学,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很难有自己的发展空间,新课改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交流、探究为主的课堂则恰恰相反,它鼓励学生拥有较多的自主学习,这样就可以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小组学习的开始和合作学习的实施。
    四、从学生的参与方式看
    看学生的参与方式是否多样。如独立学习、集体讨论、小组学习、动手操作等。一堂课学生参与方式可以是独立学习,可以是小组学习,也可能是多种的混合。这样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可以促进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协调发展。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参与方式,同一堂课中不同的学习内容又有不同的参与方式。
    五、从学生的参与品质看
    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品质是极其重要的,它是价值观的显现。具体表现如下:学生是否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并能及时抓主要点;学生能否很好地与他人沟通;学生普遍具有问题意识,能质疑发问,发表不同意见;学生是否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等。学生的思维得到启发,不断提出问题,积极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六、从学生的活动效果看
    教学效果是评课的最有力的一点,具体看教学效果应从以下几点来看:95%以上的学生通过努力达到合格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是否形成了能力发展趋向,如是否得到了学会学习能力的发展;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