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色荷箭,终成哨兵——浅析孙犁小说的两个细节
作者:兰州榆中县恩玲中学 金玉成| 时间:2004/12/3 17:01:4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681
一提起孙犁先生,人们自然会想起他所塑造的水生和水生嫂。孙犁先生分别在两篇小说《荷花淀》和《嘱咐》中描写了夫妻二人,都有“嘱咐”的细节,共同刻画了水生嫂的形象。《荷花淀》中是这样写的:
鸡叫的时候,水生才回来。女人还是呆呆地坐在院子里等他,她说: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
“没有什么话了,我走了,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嗯。”
“什么事也不要落在别人后面!”
“嗯,还有什么?”
“不要叫敌人汉奸捉活的。捉住了要和他拼命。”这才是那最重要的一句,女人流着泪答应了他。
在另外一篇小说《嘱咐》中也写到了“嘱咐”:
冰床跑进水淀中央,这里是没有边际的冰床。太阳从冰面上升出来,冲开了雾,形成一条红色的胡同,扑到这里来,照在冰床上。女人说:
“爹或着的时候常说,水生出去是打开一条活路,打开了这条活路,我们就得活,不然我们就活不了。八年,他老人家焦愁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日本一样,想来把我们活着的人完全逼死!
“你应该记着爹的话,向上长进,不要为别的事情分心,好好打仗。八年过去了,时间不算不长。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
在被大雾笼罩、杨柳树环绕的丁家坞村边,水生下了冰床。他望着呆呆站在冰上的女人说:
“你们也到村里去暖和暖和吧。”
女人忍着眼泪,笑着说:
“快去你的吧!我们不冷。记着,好好打仗,快回来,我们等着你的胜利消息。”
从人物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第一次“嘱咐”是在抗战时期,第二次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前者水生嘱咐水生嫂,后者水生嫂嘱咐水生,虽说前后主体有变化,但目的都是为了完成水生嫂的塑造。
《荷花淀》的开头,水生嫂只是一个较有觉悟的农家妇女,对丈夫体贴入微,百般柔情,从“月亮升起来”一直到“很晚”到“鸡叫的时候”,痴痴的等着区上开会的丈夫回家。舍不得分别,但能够深明大意,对丈夫报名参军虽有一点埋怨,更多的却是自豪。这个时候的水生嫂,虽然比别的女人见识多一点,更理智一点,但面对即将到来的战争仍人免不了产生很大的内心震动,叫苇葿子划破了手指,所以她需要丈夫的安慰,对丈夫有很强的依赖心,要求丈夫嘱咐嘱咐自己。这些描写和第二次嘱咐的情景相比较,更侧重于水生嫂成熟的根源去写,她善良、勤劳,爱丈夫,爱家园,爱祖国,经过战争的洗礼,她最终成了一名坚强而成熟的战士,所以,第二次是她嘱咐丈夫,她再不需要丈夫的安慰与嘱咐了。
八年的抗战中,水生只在家里呆了一个晚上,是水生嫂苦苦的支撑着这个家。八年后,水生又参加了解放战争。某一天水生顺路回家一夜,水生嫂天明去送他。这一次,她真正明白了战争的意义,对丈夫充满着殷切的希望,“你快快去,快快打走了进攻我们的敌人,你才能再快快地回来,和我见面。”,“你应该向上长进……只要你还在前方,我等你到死!”,在这些嘱咐中,仍然充满着对丈夫的一片炽热之情,但多了一种觉醒思想,更多了一种成熟。
文学史称孙犁的《荷花淀》和《嘱咐》为姊妹篇,两篇小说共同塑造了水生嫂的形象。水生嫂的性格是在变化过程中塑造成。孙犁巧妙的运用了两次“嘱咐”的细节,栩栩如生的塑造了水生嫂的形象,使之成为现代小说人物画廊中熠熠生辉的典型形象。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