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中科大少年班30年 神童前程各不同

作者:不详  时间:2008/3/23 9:09:4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264
  

  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迎来了30岁生日。3月17日,中国科技大学向外界公布了他们对少年班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这再次激起社会对少年班的关注。 
  现状:多数高校撤销少年班 
  1978年3月8日,李政道、杨振宁等著名科学家建议,对天资优异、富有创造潜质的学生进行特殊教育。在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直接重视下,中国科大创建中国高校第一个少年班,首批21名智力超常少年被中科大破格录取。他们中年龄最小的11岁、最大的也才15岁。30年来,科大少年班已毕业少年大学生1027人。 
  在中国科大创办 “少年班”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十二所重点高等院校曾试办少年班,后来因为各种原因先后取消少年班建制。 
  伴随着争论和关注,中国科大少年班坚持了整整30年,成为我国现存办学时间最长的高校少年班。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中国科大少年班是中国对“超常少年”实行“超常教育”的“代表作”。 
  招生:高考初选与复试结合 
  1978年科大创办少年班时,曾突破高考直接破格录取超常少年;几年之后,少年班招生再次回归高考,要进少年班先要过高考。少年班选人究竟要不要高考。据介绍,少年班创办30年来,中国科大根据智力超常少年的特点,探索了高考初选与少年班复试 (面试+笔试+心理测试)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选材模式,探索了一条通识教育和因材施教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一批最年轻的国内外著名学术机构的博士、教授,初步实现了少年班早出人才、出高质量人才的办学目标。 
  成绩:九成获博士硕士学位 
  在这次中科大公布的少年班毕业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30年来,少年班共招收31期学生总计1220人,已毕业1027人,其中935人考取研究生,占91%。 
  科大少年班前16届毕业生 (1983-1998年)共590人,64%获得博士学位,26.9%获得硕士学位。据不完全统计,他们中约20%选择学术研究作为自己的终身职业,其中有93人拥有国内教授、副教授职称和国外终身教职,许多人已成为国际顶尖科学家,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少年班毕业生在科学研究、IT、金融、制造等广泛领域崭露头角,并取得卓著成就。 
  影响:创造高教史上多个第一 
  30年来,中国科大“少年班”不仅培养出大量的科技精英,其在招生、教育、管理等方面也创造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多个第一。 
  在全国率先实行“自主招生”。近年来,部分国内高校逐步开始实行自主招生,而在1978年科大少年班创建之时,科大少年班就实行了自主招生。科大少年班首创大学通识教育。少年班自1978年成立时,就将学生本科学习分为基础和专业学习两个阶段,入学两年内学习基础知识而不分专业,待到学生对学科和专业有所了解,再根据志趣和优势在全校范围内自主选择学科和专业。2000年之后,国内高校开始普遍采用这种培养模式。 
  -少年班典型案例 
  31岁院士 
  张亚勤1966年出生在山西省太原市。11岁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1997年,年仅31岁的张亚勤博士当选为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现任微软全球副总裁、微软中国董事长。 
  神童出家 
  宁铂1978年3月来到中国科技大学,开始在第一期少年班学习。但是在校期间,宁铂很少做物理学科的研究,却把大量时间用于围棋、哲学和宗教。1988年结婚之后,他练习气功,与常见的生活习惯渐行渐远。2003年,宁铂出家。 
  调查解答少年班三大质疑 
  质疑1 
  少年班是不是拔苗助长? 
  调查结果:少年班30年,成才的毕业生是绝大多数。 
  30年少年班争论中最著名的是:让智力超常、但心智不够成熟的少年集中起来进行大学教育,会不会是“拔苗助长”,不利于人才成长? 
  从目前招生模式来看,科大少年班采取全国初试和学校复试相结合的招生体制,以综合能力来对人才进行科学甄别和筛选。 
  “从少年班这30年成果来看,成才的毕业生是绝大多数,除了科技精英之外,更多人分布在IT、金融等诸多领域,并且相当部分人有所建树。这正说明了,少年班模式充分尊重和挖掘出了不同人才的不同潜能,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国科大少年班管委会主任陈卿教授说。 
  质疑2 
  少年班学生只会数理化? 
  调查结果:少年班学生在校合唱比赛等文体赛事中屡屡夺冠。 
  少年班创立的初衷,是要将理科人才“像文艺、体育那样从小培养”。这是否意味着数理化方面的热情和天赋,是少年班学生选拔和培养的唯一标准呢? 
  中科大少年班管委会主任陈卿教授告诉记者,虽然人格的培养不能完全依靠少年班有限的本科教育来实现,但是,中国科大对于少年班学生的人格、综合素质的培养历来极为重视,是少年班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进入少年班之后,除了基础和专业课程的学习之外,还为少年班学生开设了人文艺术学科课程,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据了解,多年来,少年班学生不仅专业课学习成绩优异,在国内外各种科技竞赛中频频获奖之外,在文体活动方面表现也非常突出,在校合唱比赛、辩论赛、足球赛、围棋赛等文体赛事中屡屡夺冠,其中,78级江凤至今仍是科大女子跳高纪录的保持者。 
  质疑3 
  少年班选人要不要高考? 
  调查结果:高考相当于“资格赛”。 
  1978年科大创办少年班时,曾突破高考直接破格录取超常少年;几年之后,少年班招生再次回归高考,要进少年班先要过高考。少年班选人究竟要不要高考,也成为30年里争论较多的一个话题。 
  陈卿认为,少年班目前采取的选材模式是高考初选与少年班复试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希望进入少年班的早慧少年来说,高考这关相当于“资格赛”,只有先通过高考获得“资格”,才能在复试的“赛场”上展示自己的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将高考作为初试,检验考生的高中知识结构是否完整,是否达到高中文化程度,再通过复试全面考查考生的智力、学习能力、独立性和自理能力。我们招生的依据最主要还是根据复试成绩。但是,从多年的实践和经验来看,如果高中知识不完整,基础积累没有达到,光凭智力天赋,难以胜任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