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中语文新教师支招
怎么使自己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的高中语文教师?这对许多高中语文教师而言,都是很疑惑的问题。常常听到有些老教师叹着气说:“现在这语文课是越来越不会上了。”那么对一个新近走上教台或者说走上教台不久的老师,我们又该怎样使自己成为一个让学生欢迎的语文教师呢?
一、为自己塑一个适宜的形象
我们年轻教师毕竟走上讲台不久,面容稚嫩,做不到像老教师那样不语自威,名声在外,要求取学生尊敬,是否只有摆出一副师道尊严才行?其实不然。据有关机构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教师性格重要性依次排列为:平易近人;没有偏见;关心同学;态度认真;要求严格;颇耐心;言行一致;朴素大方;开朗活泼;品德高尚。一般说来,学生喜欢的是一个热爱、同情、尊重学生,肯教人的,温和并且实事求是同时又严格要求学生的老师,至于老师是否很有名气,是否很有威望根本不是重点。那么我们年轻教师何必每天将自己的脸板成一块寒冰呢?我们拥有年轻的优势,我们大可以将自己和学生融成一片。但我们不可以因此就和学生称兄道弟。师生的界限仍应存在。对学生的错误必须不假以辞色,该指出必得指出。我常看到有些学生跟老师说话时不分轻重,一味指责老师什么什么不对,老师笑嘻嘻地不作分辩。这种行为有些人会认为是平易近人,但不也证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并无应有的地位吗?
二、慎重对待自己的每一言每一行
教师的言行是公众性的,你面对的是自己所教班级的近百双眼睛近百副耳朵,你怎能保证自己的言行会漏过他们的注意呢?教师的职责是教育,我们随意的一句话可能影响他们对你的评价,而我们严厉的批评指责更会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是一生。记得我刚走上讲台后不久,曾有过一次可笑的出错。我发现一个学生在偷偷地看书,我缴上来一看原来是一本金庸的武侠书,我就自言自语:哈,这下我可有书看了。声音其实是极轻的。大概也就是无意的一句话,结果在一年后,我从其他同学那里听说我的学生正传我这个故事,而且大有一种不以为然的味道。现在想想,我是没有慎重对待自己的言行。其实我收缴这本书,是因为学生不该在上课看,影响正常学习。我该做的是让他知道自己的错误,并引导他如何在空闲时间看书,怎么样看书。有些语文老师也跟学校家长持同样的态度,认为武侠书言情书等小说对学生思想情操不利。我并不这么认为。其实优秀的武侠书言情书同时也能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极好的教育。如我们这一代很多对伦理道德、民族精神的认识并不是从什么政治书语文书中知道,而却正是从被学校禁止的这些“闲书”中了解的。而且中国所谓的“四大名著”,《水浒》《三国》不正是古人的武侠书,《红楼梦》不也有爱情故事吗?所以我想,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一定心中要有底,要鼓励学生看书,但同时也应指点他们看书。不要因为自己随便的一言一行,却影响学生对你的评价,也影响学生一生的身心发展。
三、不要打击学生的异常思维,让他们激起思辨的火花
在课堂上我们常会听到一些不协调的声音。比如说:在上初一新教材课文《我的信念》时,正在大家为居里夫人崇高精神折服的时候,突然冒出个声音说:“居里夫人是个傻瓜。”你怎么说?一些脾气暴躁的老师可能一跳而起,或者冷嘲热讽一下,或者大骂对方破坏课堂纪律。前几天上袁枚的《祭妹文》,袁枚对妹妹那种愧疚怀念悲痛之情足以泣鬼神。然而袁机那种不幸又是不得不提的。有一位年轻教师也就遇到了这么一个不协调声音。有学生大叫“这女人活该”。年轻教师这么回答说“我正在抒情呢。你不要跑来大煞风景好不好?”学生哑口无言,很识趣地闭了嘴。可那真得是一种煞风景吗?我看不见得。因为你的抒情根本没有把学生打动,他们又怎么去理解袁机的不幸(况从现代人眼里来看,袁机还真确实有点活该呢。),理解不了不幸,又怎么体会到袁枚对那种封建贞烈观的批判呢。让我们来看看另一位教师是怎么处理称居里夫人是傻瓜的学生的。先赞扬:“哦,你的观点可真新颖呀。让同学们吃了一惊呢。”再鼓励:“你这样说一定有你的理由,不如说出来供大家一起听听。”那个学生清清嗓子,居然就一二三讲了三条理由,如居里夫人没有申请镭的专利,以致于有些人利用镭制武器,使得放射性元素走入歧途,如居里夫人放弃一大笔财富,本来她可以利用这些钱好好改善一下实验室,可研究出更多的成果,如居里夫人利用这笔财富也可以有条件保护好自己身体,不至于因为接受放射性元素太多导致白血病。总之,那学生归纳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傻瓜。
学生的异常思维其实都是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并结合生活实际而产生的,说明此刻他们的思想火花正在勃发,教师的一点拨就可能激起一片文本理解的火海。我们作为教师的怎能随意打击学生呢?
四、重视细节,培养学生的学习规范
可能相对于小学教师,我们高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规范的落实就松了些。学生字写得不好,我们就会说“他们的小学老师怎么教的”,学生做作业,随便拿本本子就做,不管它是数学本子还是英语本子,我们就会想“大概他们作业本找不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就这样在我们一次次的原谅中给慢慢教成了。这实在是误解。我对学生规定好,周记本一律硬皮本,即使你写在另外的纸上,也要按顺序贴在周记本上,字迹太草准备重抄兼加一篇,作文本只能写二周一次的大作文,要慎重批改。学校只给学生订了一本练习,我将答案发给他们,但每课我都随机抽查十六个同学。检查的不是答案,而是答案的理由。因为我认为作业是用来巩固、检查课堂知识的。从作业中能够看出他们是否认真,是否掌握知识点。假若学生能够在作业同时把自己的思路写在练习本上,这不仅是对知识的重温,对将来复习阶段也起了帮助作用。心理学上认为记忆遵循艾宾浩斯曲线。即背熟的东西第二天会忘了百分五十七,第三天会忘了百分之七十以上,然而重复几遍就会将这些记住。既然如此,那我们就更可应该让学生在完成练习时将知识点一次次写上去,以达到重温的效果。
五、珍惜时间,及时充电
新版初中教材正在全面推广,而高中教材也将不久后面市。从初中教材看,难度和广度都有增强,对语法知识淡化了,而学科的文学性却增强,同时增强的还有知识面,包括历史自然科学各方面教师都要有所了解。作为高中教师的我们也应未雨绸缪,来打好这场硬仗。从前有人做过一次调查,发现教师每年看书比例很小,在报刊上投入上百元的廖廖无几,即使订杂志,也是专业性极强的。这种情况相信随着时代进步会逐渐减少,毕竟,作为一个教师,你要教给学生一杯水,起码自己要有一桶水,而且还要更多。那么教师需要看些什么书呢?专业书不必说,文学书也得看,最起码你应该知道当代文学中的一些名家,不要一说就是四大名著和托尔斯泰,近现代中国除了鲁迅、巴金、茅盾、钱钟书也就没了。当代作家中像王小波、王安忆、余杰、余秋雨、余华、陈村都是大家,过去的路遥、霍达、凌力,我们语文教师都应看并了解相关知识。文学书看了还不够,还应该多看一些心理学专著。前些日子报考心理学自考,因此看了些理论书,看后深有体会,觉得上起课来也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变化。心理学、哲学、科学都有我们学习的必要,也许不求精,但也要求涉猎。
从前总觉得生活悠游自在,时间充裕的紧。如今才发现案头上有太多的书等待着我去看,有太多的文章等待着我去写下心得,时间竟然不够用了。我工作也不过八年,曲指一数,竟发现荒废的日子高达四五年。这四五年中我除了上课下课聊天游戏后,竟然说不出一件有意义的事来。每年都有新分配的教师来到我的身边与我共事,看着他们每天在QQ上不断地发消息,在一个个论坛上窜来窜去,或者玩玩游戏,看看电影,把教学用的电脑当作娱乐玩具,这一点和我当年是多么想像,我只想说:不如珍惜时间,多充充电吧。
我的教学年龄并不很长,但这些文字都是我几年教学,总结成败经验所得,也许是管窥蠡测,只搏大家一笑罢了。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