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魏书生想到的

作者:佚名|  时间:2004/12/7 17:48:4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294

    魏书生,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的语文教学成果确实神奇,他一年差不多有半年时间在外作报告、开会,处理行政事务。但他的班级井井有条,学生自己管理自己,从不出什么乱子。十几年来,他未曾留过一次作业,改过一篇作文,未出过一次考卷,讲课的时间也很有限。他让学生自己留作业,出考卷,相互批改作文,不明白的地方他集中讲解。他的学生放长假自修,开学第一天就考全本书。他教的班常常挤进不少后进生,但班级纪律良好,统一考试名列前茅。
    于漪曾说:"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育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  
    上《人生的境界》,40分钟完成课堂教学内容,他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在课堂上他积极地看,积极地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他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注意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魏老师把语文课上活了,他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现在有的课堂教学模式还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还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学生常常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地答在卷子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因此,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倾听。如果把整个课堂比作河床的话,那么师生的情绪、灵气和悟性无疑是浮动在整个河床上面最耀眼最灿烂最动人的浪花。学生在课堂上超常的表现就证明了这一点。
    魏老师总在不断地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他认为语文教师要有拼命吸取的本领与素质,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到微量元素。他把读书、写教学日记、搞教学科研当作语文教师必备的素质,用一颗平常的心,高高兴兴地做平凡的事,把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当作生存最幸福、最快乐的,他走进了学生的心灵,扪心自问,我也是一名语文教师,我做到了吗?
    "守住心灵的那一片宁静",是魏老师挂在嘴边的话,尽管他有着繁忙的公务,众多的职务,仍然坚持上好每一节语文课,他拓展学生内心的潜能,唤起他们心底的真善美。魏老师,您让我明白了什么是"语文"--不仅是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工具,而且还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而且对形成一个人的品格一个人的底蕴、培养一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今后终身教育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好"一介书生",除了向您学习,我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才好。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