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词话
作者:【甘肃武威第十五中学 733000】 程对山| 时间:2004/12/10 12:57:0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571
《大宋宣和遗事》曾载一则有趣的故事,说是宣和年间的一个元宵夜,宋徽宗为要显示自己治下的“盛世”和“与民同乐”,亲临端门观灯,并在宫门外安放几桌,上摆茶酒,以供走累了的妇女小憩。有位妇人饮过酒后忽生贪心,就把金杯藏匿袖中准备带走,却被卫士发现,意欲重罚。不料那妇人十分聪明,站起辩解道:此举非偷也,实出无奈——我与丈夫一起出来赏灯,后与丈夫走失了,现在饮了皇上的御酒,脸上红朴朴的,天明回家何以向严厉的公婆交代,他们一定误会我和别的男人幽会。所以才拿了宫中的酒杯以作“凭证”。如若不信,“有词为证”,遂吟词一首:“月满蓬壶灿烂灯,与郎携手至端门。贪观鹤降笙箫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天渐晓,感皇恩,传宣赐酒脸生春。归家切恐公婆责,乞赐金杯作照凭。”(《鹧鸪天》)一席话令徽宗大悦,下旨赐杯放人。从这段隹话不难看出,宋代京师的元宵确是个欢乐热闹的节日;元宵之夜又往往是男女约会的好时光,不然的话那女子的公婆就不会怀疑与责备脸带春色、通夜不归的媳妇了。但是,“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平素被深锁闺中的可怜的古代女子仅凭唯一的“金吾不禁夜”的元宵隹节来寻觅自己的幸福,她们所得到的遭际也就更多带有“东风恶,欢情薄”的悲剧色彩。在这方面,最为人熟知的就是欧阳修的那首《生渣子》里所描述的情景了:“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自古云“痴心女子负心汉”,这阙元宵词所写的也正是一位“痴心女子”对自己在元宵之夜所恋男子的诚挚怀念与甜蜜回忆。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今天,元宵的朦胧的圆月还在向我们讲述着元宵节这个带有民族情蕴的特殊意味的古典经义。但是,现在呢,我们的情人们却一边吹着悠闲的口哨,一边用一个电话就约了对方在一个酒吧或卡啡厅见面,谁还象古代的情人那样,在一盏朦胧的圆月和一街绚烂的明灯里,强抑着心跳或局促不安,守着一份希冀与激动在痴痴的等待着自己的情人呢?
(约1400字)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