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容

作者:马瑞红|  时间:2004/12/12 8:56:09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924

    宽容是爱的清泉和甘露,宽容是爱的关怀和期待。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到,宽容是联络师生感情的纽带,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我们应该学会宽容。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自称他的学说:"一言以蔽之,忠恕而已矣。"忠,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恕,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谅解,即宽容。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学生改正过程的耐心等待,也是这个意思。
    我认为在初中教育中,宽容是教育者对非严重违反思想、品德、行为等基本准则或达不到基本要求的行为,采取理解、缓和、点拨的教育,等待学生自我认识并改正、提高的一种教育态度。相对于批评乃至处罚等"硬"手段而言,这是一种"柔道",更是一种艺术。
    我们在面对特别调皮淘气的学生时往往很头疼,常常气不打一处来,甚至火冒三丈,心里想的是"一定要好好制制你";如果学生有所争辩、犟头犟脑时,更会激起"我就不信制服不了你"、"不制服你、决不罢休"这类的斗志,将学生看成"阶级敌人"非"镇压"了不可。于是这些学生往往会受到声色俱厉的训斥或处罚。但这些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虽然能泄教师的一时之愤,使"差生"在高压下暂时"乖顺",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反而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伤害,给他们的心灵蒙上阴影,甚至还会拉开师生之间的感情距离,引发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这样的教育,最终不仅失去了学生的心灵,更失去了教育本身,何苦来哉?
    我的体会是不妨先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想,学会宽容,好好分析一下学生的心理。
    首先,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尚未形成,自制力较差,因而导致某些学生对有些错误明知故犯,甚至一错再错。对此,我们需要学会宽容,耐心地培养他们的自觉性和自制能力,从而使其彻底根除那些毛病。
    其次,中学生对道德评价标准掌握不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导致某些学生犯了错误也不知错在哪里。对此,我们需要学会宽容,诚恳地引导他们提高认识、明辨是非,从而教育其不再重蹈旧辙。
    另外,中学生的性格不够成熟和健全,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他们性格上的弱点反映往往比较明显,如鲁莽急躁,自暴自弃,任性无束,自卑胆怯等。对此,我们更需要学会宽容,正确地改造和健全他们性格中的某些薄弱部分,使其对自己、对老师、对集体都有一个正确的态度。
    所以,中学生存在缺点、弱点乃至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我们企求通过一次谈话、一次教育就改正他们的缺点和错误,那是不现实的。如果我们能深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采取宽容的态度,给予慈爱理解,并教育和帮助他们,给学生提供冷静反思的空间,再加上集体的力量和温暖会使他们幡然醒悟,自戒自律。
    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脾气暴躁,常为一些小事与同学产生纠纷,任课老师也反映该生性情粗暴,目无师长,逆反心理特别严重。有一次,因为老师上课拖堂了,他竟然嘴巴里嘀嘀咕咕骂起人来。当时我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当场教训了他几句,没想到他顶起嘴来 ,我一时火起,骂了他几句。从此他就将我当成死对头,对我爱理不理。怎么办?就这样僵下去?我开始反思,难道我就没错?如何打破僵局?我把他叫到办公室,搬张椅子,然后温和地请他坐下促膝谈心,我真诚地检讨自己,最终我以我的豁达和宽容感化了他,他羞愧地低下了头。后来又经过多次谈心,再加上周围同学的帮助,他才慢慢地改过自新,逐渐消除了对老师的对立情绪,发展为一个关心集体、乐于助人的学生。由此可见,宽容是爱的甘露和清泉,教师轻声漫语、耐心细致的教育,能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滋润和营养,从而向健康的方向转变和成长。
    我还曾有过这样一位学生,打游戏机成癖,我去游戏厅逮过他好几回,教育了多次未见起色,真是恨铁不成钢啊!怎么办?是轻言放弃吗?不行。我暗暗地钻研起电脑游戏来。有一次,我又将他逮住了,这次,我没有火冒三丈,而是坐下来玩起了电脑,他倒惊讶地停下来看我,当他发现我玩得比他更厉害、水平更高时,他露出了敬佩的神色。我抓住这一契机,心平气和地对他进行了教育,并鼓励他说:"如果你在学习上也有玩游戏机的毅力和韧劲,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我觉得像这样宽容地走近学生,比训斥、体罚更能感化他们,后来他真的努力了,在学习中尝到了成就感,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出色。可见,宽容是爱的关怀和期待,教师的诚挚和理解、教育和帮助,能以柔克刚,以情动人,感化学生心中的"坚冰"。
    人是多么渴望一种温暖、一种亲近、一种赏识啊,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放下架子,学会宽容。这是走进学生心灵的捷径,是沟通师生心灵的桥梁。
    当然,宽容要有度,要得当。它不是放纵,不是姑息,也不是放弃严格要求,宽容是心底里对学生过错的谅解,是在严爱相济的前提下,"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
    我想,只要我们能真正地学会宽容,一定能叩开学生的心灵之门,亲近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过客 于03-24 18:47发表评论: 第1楼
  • 虽然说得没有任何问题,但并没有指出什么是宽容。刚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