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的几条实用原则

作者:江西万载黄茅中学 龙永忠|  时间:2004/12/13 22:06:5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31

  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中,我们的很多教学设计并没有从学生有用的角度出发,而是教师一厢情愿地根据自己的想当然来设计课堂教学。
那么怎样才算对学生有效呢?
我以为如能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也许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效能提高会有所帮助。
  一、方法要传授。
  在课堂教学中,一节课下来,如果学生不能从这节课中学到一些有用的学习方法,那这节课的设计对学生来说就不是最有效的。
  比方说,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有时各种活动真可谓花样百出,然而,学生表面看似很热闹,可实际上这堂课的收获并不是很多。回答问题一呼百应,看起来学生学得很投入。可是在这热闹的背后,是有不少学生跟着瞎起哄的。然而,事实上在我们的语文学习中,在自己的阅读实践中,是否也是热热闹闹一顿就可以得到提高呢?在这堂课中学生是否悟到了学语文的方法呢?比方说吧,一扇门老师亲自帮学生打开并不高明,高明的老师知道怎样教会学生自己去打开这扇门,这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如果一节课下来,能让学生掌握一种有用的学习方法,那这节课于学生来说可就受用不尽了。
  二、板块有梯度。
  各个教学板块要由浅入深呈渐进式推进。比方说,我们可以“赏题、读文、概要、识词、品句、评段、悟主旨、联现实、探方法、仿作文”来设计这种渐进式教学方案;也可以“查资料、读课文、评点精妙、创造改写”来设计渐进式教学模式;还可以有“布置作文题、拟出作文思路提纲、探究阅读课文、探究发现方法、再拟作文提纲交流。总而言之,各个板块之间要像我们上台阶一样,呈渐进式推进方式。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上扶梯时,中间断了几级或坏了几级,上这种出现断级或不健全的扶梯,是不是会显得极为困难呢。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同此理。其实也就是说我们的课堂教学要由浅入深有序推进!
  三、语言要品味。
  如果离开语言来谈语文,语文的学习也就如空中楼阁,很难收到实效。
  我们在谈一篇文章很美很有意思的时候,除了能在做人上得到一种灵魂的洗礼或是得到了某方面的知识外,更为钟情的往往是文章中那精美的语言组合在一块的神奇魅力。“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更显示了语言在一篇文章中的地位。
  关于学习语言,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早在1992年12月召开的武汉市中语会第七届年会上,就作了《是“学习语言”,还是“研究语言”——浅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误区》的发言。在这次发言中他就亮出了“学习语言”的观点。
当然,在现在的课堂中,还有不少课堂实践并没有关注到这个规律。
  四、拓展要多样。
  记得在评一级时,要学电脑,上午学理论,可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虽说接受能力强,可是,在下午的实践训练中,很多老师一下子找不到北了。这次的学习体会在我脑海中印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因为只有在下午的上机实践后,自己所学到的东西似乎才真正进入了我的大脑。这就更时刻提醒着我: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千万不要忘了要给学生以展示和训练的舞台,让学生们所学的知识在拓展中得到强化训练。当然,尽可能做到形式多样,以免造成刻板的模式。拓展时可阅读相关的材料,可进行适当的实践题演练,也可以进行资料的搜集大比拼,还可以进行与课文相关的说写活动……不一而足。
  以上只是平时教学中的一点体会,肯定远不止这些,还有很多的规律性的东西等待着大家去发现去体味。

                              2004-12-10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