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作文的互评互改

作者:湖南省桃江县职业中专 曹志洁  时间:2008/6/20 8:37:4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000
  作文修改与评价是作文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提高,写作知识的迁移正是通过这一环节来实现。而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在这一重要环节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存在某些的失误:修改作文的活动由教师一方面进行。作为教学的主体——学生倒成了旁观者,局外人,教师的一番心血未能收到预期效果。有位大师曾经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鲁迅先生在谈写作时,特别强调改调色这一点,可见修改作文在整个作文过程中的重要教会学生怎样评价作文,如何修改作文,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亲自去实践,让其在实践中司出写作的“真知”来,而不应该替代学生,让学生成为局外人。 
  如何让学生参与作文的修改与评价呢?怎样具体实施呢?这是关键的问题,搞不好会留于形式,徒劳无功。我根据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根据写作基础知识,结合不同文体,分别制订各类作文评价标准。学生在评价作文时就能做到有的放矢,胸有成竹了,有了“评价标准”,修改作文时就能对症下药,恰到好处。如评价记叙文时,可将评价项目分为六大项:中心、选材、结构、训练要求、语言书写和标点.每项分为上、中、下三个档次,并分别提出具体要求。 
  第二,提出评价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让学生互评互改同学的作文,其最终目的就是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但评价修改作文具体要达到什么要求呢?学生心中无底,教师要结合班级学生写作的实际情况及本次作文训练的侧重,提出相应的要求。1、找出错别字并予以纠正;2、找出病名并修改;3、要有眉批和尾批,并提出批阅的具体要求:对开头、结尾、过渡予以评点;对句子、片断段落予以分析;对全文作综合评述,总结文章的得失、优劣。4、署上评改者姓名和日期以便于与作者联系,交换意见,反馈信息,互助互学。这样,即能有效地保证评改质量,又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三,统一规定评改作文时常用的符号。为使文便保持整洁美观,提高工作效率,教师要根据评改的要求,规定统一的符号。如错字、别字、缺字、余字、病句、删句、更换词序句序、增删标点符号等,都用专用符号来表示。这样,作着好评,评改者好使,两相方便。 
  最后,互评互改的形式灵活多变。可以班内分组交换评改,也可以班级与班级整体交换评改。我的具体做法是: 
  第一步:集体评改,教师点拨。在组织评改之前,教师对全班作文情况要心中有数抽出一至二篇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集体评改。先由学生大声朗读原文,再组织学生讨论,指出该作文在主题表达、谋篇布局、用词造句等方面的长处和不足。有些问题学生分析不准确或错误的,教师要适时点拨,予以纠正。对发言踊跃,思维敏捷,见解独创的学生,要及时肯定、鼓励。 
  第二步,分组评改、组长把关。先将学生按座位秩序分为六人或七人一组,由写作基础较好,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学端任组长,然后根据上文所提到的评价标准和具体要求明确本次作文的评改重点和评改要求,把作文进行交换评改。通过独立思考,集体讨论,反复评改,最后由组长执笔评定。 
  第三步,总结交流、改写选优。分组评改之后要即时的全班总结。可以先让每组推选一名学生发言,针对某一篇习作谈评改情况;然后让评改人与原作者面对面地交换意见,并将原作归还本人后进行修改,并且每组推荐一名优秀习作,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促进班级的总体水平。 
  近年来,我一直坚持作文互评互改,收效明显,一方面充分的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在整个过程中,促发的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将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融为一炉,把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参与。一方面大面积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鉴赏能力。互评互改,实际下是习作练习的延续和提高,是对原来的再思考、再修改和再写作过程,也是对一种文体进行反复的强发训练过程。定什么,怎样写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了很深刻的印象。学生作文能力、鉴赏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高。 
  可见在作文教学中,改革作文修改与评价的传统模式,大胆让学生实践,发牢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互评互改,以此为突破口来促进整个作文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评论

共有 2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