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性作文写法指导

作者:不详  时间:2008/6/20 22:46:27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2856
  一、写法认识:
  假如一位班主任教育学生“我们如何取得好分数”话题时,单纯翻来覆去讲一要理科好,二要文科好,或者是要有强科,不能有弱科,恐怕不会有太多效果。但是,如果换一种教育方法,也许会有意料不到的效果,请看——
  把话题“我们如何取得好分数”比做“我们如何建设好祖国”,于是我们就可以作出好多推断:
  ⒈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心态,如少玩电脑游戏,不早恋;建设祖国也需要稳定的环境作保证。
  ⒉“文科好+理科好”比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都要两手抓,都要两手硬,都要齐抓共管。
  ⒊文科与理科要穿插进行,统筹兼顾;但一个阶段可以以某一种为主,而另一科不得忽视。类似的两个文明建设也同样如此。
  ⒋文科与理科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也可相互推动。
  这里采用了比喻性的教育手法,教育效果明显。其实我们的作文中也同样经常采用这种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专题——比喻性作文。
  二、例题讲解示范:
  首先,把所写话题(本体)比做另一个话题(喻体)
  例如话题“理想”:选择“实现理想”比做“航船成功渡河”
  接着,把本体话题和喻体话题分解成三个板块
  ⒈理想要有明确的目标比作渡河需要前进的方向
  ⒉理想的实现需要一定条件比作航船有风帆、动力(人力、机械)、船舵
  ⒊理想的实现不可能顺利比作航行中有暴风雨、暗礁
  ⒋理想需要主人的艰辛努力比作航船需要船员战胜困难
  作用:比喻的运用提供了一个展现创意的空间,使作文的过程不至于太过枯燥,也使产品不落俗套。
  注意:本体与喻体之间应属于两类不同对象,而且有相似点但不是相同点
  三、比喻话题选择与分解练习:
  以“诚实”为话题,要求:一是选出一个对应的喻体话题,二把本体与喻体话题分解为三个板块。
  参考:
  (一)比做风筝:
  ⒈起步要对,从小做起比做否则上不了天
  ⒉要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价值比做要在天空的风浪中展现美丽
  ⒊程度要合适,诚实有度比做高度要合适,否则不高或高了线要短
  (二)比做船舵:
  把握好方向;坚固,经受考验(水泡日晒);大小程度合适。
  (三)比做树根:
  决定树的好坏(素质决定性因素);立足大地,坚持自我(不为外界诱惑);克服困难,(经受考验)
  (四)比做候鸟迁徙:
  持之以恒;不受外界诱惑;坚定信念;在实践中锻炼
  (五)比做食盐
  作用大;懂得变通而合适;形成需要过滤、日晒而经受考验;默默无闻。
  四、例文:
  片段一:好心情是生活的甜味剂,带给你无穷的快乐,好心情是“漠漠水田飞白鹭”的闲清雅致,是“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怡然自得。锻造好心情是对人生最好的赠予。
  ——见2005年常州中考例文《锻造好心情》第一段
  片段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就像一个个“梨花点”动成线,开心的点也串成了线,线就像无名的,却又有魔力的精灵,把一些认为值得的东西串在一起。如雁阵,不散乱,却喜欢成线的飞翔。我想,其实它们也懂得,线能把快乐串起来,飞翔的轻松闲适串起来。
  到处的我,到处的心,轻轻一系,开心便聚集,便被放大了。
  ——见2005年常州中考例文《点•线•面》第二部分
  片段三:“月有阴暗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我不久便要与老师分别,另选一个起点了。但我怎愿挥泪而别呢?往事如潮,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强烈地震颤着我的心弦……(长春市考生《让我再说一声“老师好”》)
  片段四:细雨绵绵,如同扯不断的丝,剪不断的缕。我的烦恼就像这绵长的雨丝,没有尽头。(湖北黄石考生《感人的一幕》)
  片段五:母亲的笑容,是世界上最和煦的春风;母亲的皱纹,是辛苦岁月风霜雪雨的刻痕;母亲的汗水和眼泪,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而母亲的画像,是勇敢和坚韧的象征,是勇者的画像。母亲就是集慈祥、坚定、勇敢、劳苦等诸美德于一生的伟大女性。(台北市建国中学二年级建中人《母亲的画像》)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