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500字)
比喻性作文写法指导
一、 导入:
假如你是班主任老师,教育学生谈谈“我们如何取得要考入重点学校的好分数”这个话题时,单纯翻来覆去讲一要理科好,二要文科好,恐怕只能起到催眠学生的作用——太显而易见了。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教育方法,也许会有意料不到的效果:
把话题“我们要取得考入重点学校的好分数”比做“我们祖国建设好的条件”,于是我们就可以作出好多推断:
“文科好+理科好”比做“精神文明+物质文明”,都要两手抓,都要两手硬,都要齐抓共管;
文科与理科要穿插进行,统筹兼顾;但一个阶段可以以某一种为主,而另一科不得忽视。类似的两个文明也同样如此。
此外都需要一个稳定有效的环境等等条件。
这就是采用了比喻性的教育手法,效果明显。其实我们的作文中也同样经常采用这种方法。
二、 讲解示范:]
话题“理想”比做“航船”——
理想的目标 就是 航船的彼岸
理想的重要 就是 航船的风帆
理想需要动力 就是 航船的燃油
理想需要努力 就是 航船需要战胜困难
三、 练习:
以“诚实”为话题,运用比喻性的写法进行构思。
参考:
(一) 比做风筝:
不能丢弃 就是 风筝线要控制
起步要对 就是 否则上不了天
程度要合适 就是 高度要合适,否则不高或高了线要短
要在现实中体现 就是 需要人的控制
(二) 比做舵
好方向;大小合适;经常维修(随着时代发展而变化);经受考验(水泡日晒)
(三) 比做树
自身素质(本身好坏);立根(信心坚定);实事求是(一切想外界显示);克服困难;坚持自我
(四) 比做候鸟迁徙 持之以恒;不受外界诱惑;坚定信念;在实践中锻炼
(五) 食盐
作用大;懂得变通而合适;形成需要过滤、日晒而经受考验;默默无闻。
四、例文:
水的灵动,山的沉稳
万物皆有性格,水有水的性格——灵动;山有山的性格——沉稳。文化亦应有其性格,但文化的性格是什么呢?是水的灵动还是山的沉稳?
一直向往只身前往大西北,在朔风呼啸中追逐那消失千载的驼铃声;一直向往着能独自下江南,在月光盈盈风拂芭蕉的夜晚,漫步在退思园中的小径上,贪婪地呼吸着晚风送来的檀木清香。旅游胜地、名山大川不可胜数,我之所以选择朔风呼啸的大西北和草长莺飞的江南,是因为我认为只有苍凉悲壮的西北文化与轻盈灵动的江南文化才能代表中国文化,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