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温情”阅读赏析

作者:丁延伸  时间:2008/7/3 18:13:3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399
“冬之温情”阅读赏析
引子:
一谈及冬天,内心就不免荡起阵阵的寒意:灰蒙蒙的天空,刺骨的北风,厚厚的积雪,萧瑟的村庄……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那么冷气逼人。然而,当父母的一缕温情,孩子的一丝纯真,朋友的一分浪漫,突然间闯进了你我的内心,多了一颗心的陪伴,这个冬天便不再寒冷。心头燃起熊熊的火焰,那是对冬天强烈的期盼。此时的你会想,走过一个冬天,来年的冬天又会怎样呢?
别踩疼了雪
朱成玉
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看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
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见到它。
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起来! 
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 
女儿伸开手掌。但她马上发现,我们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无法承受我们的爱意,在手掌心里只亭亭玉立了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着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瓣。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要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
女儿的话深深触动了我。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缠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每当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里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都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在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可是冬天,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雪花在天空舞蹈! 
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夜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那一刻,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类的心灵。
选自《小品文选刊》2007年第15期                             
【赏析】 
因为内心有了一份洁白,整个世界便有了纯净,这便是《别踩疼了雪》留给我们的最深层次的思考。俗话说,再苦难的生活因为有了最真挚的爱而拥有了幸福,阳光因为有了享受它的人而无私地发出它的光和热,《别踩疼了雪》带给了我们这样一种回味。谁愿意去打破孩子心目中永远纯净的世界呢?这世界就是因为有了孩子般的纯净才有了更加蔚蓝的天空,才有了更为纯洁的心灵。让我们永远记住孩子的那句话:“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  
 我身上裹着的是我的父母
吕游
北极,被称为世界的冰窖,是寒冷的代名词。在这儿,生活着一种浑身长满绒毛的小巧玲珑的鸟儿——绒鸭,它们的绒毛比天鹅的绒毛还要柔软,它们的爱能感天动地。
这一天,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绒鸭悄悄降临在了这个世界上,面对着它的却是一片永远也望不到边的冰天雪地。
它的父母为了这个刚刚出生的孩子,不知花费了多少心血。它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先给这个浑身光秃秃的小绒鸭做一床温柔暖和的新“被褥”。
父亲昨天一大早就出去了,到处寻找着适合做“被褥”的材料。因为它深知,如果不给这个刚刚出世的孩子铺上盖上一床温暖的“被褥”,要不了几天,幼小瘦弱的孩子就会在这极度寒冷的北极,被活活冻死的。
又一天过去了,父亲还是垂头丧气地回来了。眼看着刚出生的幼小的孩子仍然在寒冷中痛苦地挣扎,“不能等,一分钟也不能再等了”,突然,父亲作出了一个大胆、新奇的决定,它开始用嘴一根一根地往下使劲拽着自己身上的绒毛。 
“你疯了,你这是在干什么?”孩子的母亲显然极不理解孩子父亲的这一反常行为,瞪大着眼睛吃惊地望着它。
“这不关你的事,你就别问了……”孩子的父亲仍然用嘴一根接着一根地使劲往下撕扯着自己身上的绒毛。
孩子的母亲心疼得看不下去了,急忙上前制止它的这一反常举动:“求求你快停下,你不能再这样了!你一个劲儿地拽掉自己身上的绒毛,你会被冻坏的!”
“可……可我不拽自己身上的绒毛,拿什么给咱刚出生的孩子铺一个温暖的窝呢?”父亲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孩子的母亲这才明白,它是想用自己身上的绒毛,为刚刚出世的孩子铺一个温暖的窝。
孩子的母亲被深深感动了:“既然这样,那还是用我身上的绒毛吧,你还要外出寻找食物呢!”
“不,还是用我身上的绒毛吧。你刚生过孩子,身体虚弱,还需要保暖,不能着凉……”
夫妻俩相互谦让,各自都争着要拽自己身上的绒毛,但谁也争不过谁,谁也劝不住谁。到后来,父亲每拽下一根自己身上的绒毛,母亲也要拽下一根自己身上的绒毛……它们你拽一根,我扯一根,一根一根地比着往下拽。它们全身的绒毛都拽光了,只剩下一个血肉之躯……
小绒鸭的父母用这种自残的办法,终于为小绒鸭做了一个温暖如春的窝。父母身上的绒毛成了孩子身上最温暖、也是世界上最温暖的“被褥”,父母博大的爱化作了世界上最珍贵、最难得同时浸满了最浓最深最大最重爱意的“摇篮”。
小绒鸭甜蜜、幸福地睡在这温暖无比的“摇篮”里,冷酷的严寒也悄悄溜走了,悄悄流下了它很少流下的泪水——那是被爱融化成的春水……
   刚刚出生在极度寒冷的北极冬天中的小绒鸭是很容易被冻伤冻死的,然而,这一只小绒鸭却没有受到哪怕是很微小的寒冷的袭击。当它长大后,它的好朋友问起这其中的缘由时,小绒鸭想了想,给了朋友一个惊人的、同时也是催人泪下的答案——“因为我身上裹着的是我的父母!” 
选自《中青亮点》2007年08期
1、开篇头写 “北极,被称为世界的冰窖”“一片永远也望不到边的冰天雪地”这一环境有何作用?
2、父亲为何到处去寻找着适合做“被褥”的材料?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3、 第5段说“父亲作出了一个大胆、新奇的决定,它开始用嘴一根一根地往下使劲拽着自己身上的绒毛。”这个“大胆、新奇的决定”指的是什么?
4、文中有这样一句:“夫妻俩相互谦让,各自都争着要拽自己身上的绒毛,但谁也争不过谁,谁也劝不住谁。”据此说说小绒鸭的父母都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5、倒数第2段写小绒鸭“悄悄流下了它很少流下的泪水——那是被爱融化成的春水……”结合情境,说说此时的小绒鸭心里都想了些什么?
参考答案:
1、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铺垫。2、父亲深知,如果不给这个刚刚出世的孩子铺上盖上一床温暖的“被褥”,要不了几天,幼小瘦弱的孩子就会在这极度寒冷的北极,被活活冻死。3、想用自己身上的绒毛,为刚刚出世的孩子铺一个温暖的窝。4、他们爱子情深,勇于奉献,相互体贴,相互关心5、答案无固定标准,符合当时的情境即可。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