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概念”:为青春文学领航
作者:不详 时间:2008/7/17 11:50:56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724
我们知道,上一代的青春文学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大学校园,一群从“伤痕”中走出来的莘莘学子,满怀着对人生的憧憬,勾画着自己心中的蓝图。那时候我们的国家才打开国门不久,百废待兴, “理想”是那一代青春文学的话语核心。虽然只是期待和展望,缺少新的人生历练和磨砺,却仍然展现出文学书写人的心灵的巨大魅力。然而,90年代席卷而来的经济大潮很快改写了时代旋律,青春文学随之进入迷茫阶段。60后一代已经脱离青春期进入成熟期,70后一代在生存的高压下,失去了对生活的遐想,更主要的是,科技的突飞猛进和信息的爆炸,令这一代人手足无措。因此,整个90年代青春文学的声音非常微弱,远不及“美女作家”和“身体写作”那么嘹亮。据说郁秀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完成了《花季•雨季》的写作,但直到6年之后的1996年才由海天出版社出版,尽管销路不错,但在读者中的影响,比起她的同代女作家棉棉、卫慧等人来讲,还是有所不及。当时大陆的青春文学市场基本被港台作家的言情小说所占据,挟80年代琼瑶、亦舒、岑凯伦和姬小苔的旋风,90年代以席绢、于晴为代表继续遍地开花。虽然70后“美女作家”极其厌恶港台言情小说的套路,我们却不得不承认,港台言情小说似乎有其顽强的生命力,能够在不同的时代变换身份继续发展。
90年代末,当网络文学萌芽之际,70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舞台,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青春文学与软情色文学的嫁接,使他们被冠以叛逆、另类等身份符号。几乎在同时或稍晚,由“新概念作文大赛”所托起的80后作家迅速走红。从韩寒的《三重门》、郭敬明的《幻城》,到张佳玮的《只爱陌生人》、张悦然的《葵花走失在1890》,以及蒋峰、马中才、小饭、甘世佳、水格等一批“新概念作文大赛”获奖者纷纷出版新作,青春文学开始了新的旅程。我们还不难发现,新世纪出现的一波青春文学浪潮,并不是“新概念”一个声音,还有以李傻傻、步非烟、恭小兵等人为代表的网络群体,以及孙睿、莫小邪、春树等人为代表的京派群体。很快,“泛90后”蒋方舟的《骑彩虹者》、郭妮的《麻雀要革命》、吴子尤的《谁的青春比我狂》,也赶上了这一波青春文学的浪潮。可以看出,这时候青春文学由内容到形式的变化,多由出版社根据市场需求全力打造而成,比如春树的《北京娃娃》充分展现这一代青年的不羁行为,而郭妮的书不仅在内容上迎合初中生的口味,文字卡通化,在设计上也效仿日本少女漫画。有别于“我手写我心”,还有另一种成人书写的青春文学,比如明晓溪的《午后薰衣茶》、《会有天使替我爱你》,饶雪漫的《沙漏》、《校服的裙摆》等作品被称为“青春纯美小说”,其读者都不是作者的同龄人。
2006年1月,朝华出版社推出金子在网上连载了近两年的《梦回大清》,很快就引发了一股“穿越浪潮”。于是,青春文学出现了新的样式——穿越小说。如果追溯一下,不难发现,台湾女作家席绢的言情小说《交错时光的爱恋》是这一形式的指路之作。腾讯读书频道和晋江原创网等网站乘势而上,借助100万网友的推举,选出了2007年四大穿越奇书:《鸾:我的前半生我的后半生》、《木槿花西月锦绣》、《迷途》和《末世朱颜》。作家出版社宣布以100万元预付版税,签下了这四部作品。此外,像《许你来生》、《勿忘》、《望天三部曲》、《女儿国记事》、《清空万里》、《弄儿的后宫》、《小楼传奇》等上百本穿越小说,作为这一波浪潮的主流,迅速被推向市场。2007年岁末,新浪网联合晋江文学网、小说网等多家原创文学网站推出的青春文学“四小花旦”评选活动,在两个多月的评选后,近25万网友和评委共同评出李歆、桐华、顾漫、薇络为青春文学当家“四小花旦”。其中李歆、桐华正是凭借“穿越小说”声名鹊起。在青春文学市场风云变幻、新人辈出的今天,“穿越小说”无疑代表了新的阅读方向。
然而,青春文学的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将这一文学样式往多样化方向拓展,一方面又催成其向批量集中生产的工艺化方向发展。简单地说,街头书报摊琳琅满目、花花绿绿的青春杂志和图书,只能说明消费性阅读的强盛,并不能说明青春文学的繁荣。我始终认为,诗性是青春文学的神灵,没有诗性,青春文学就失去了灵魂。在这个意义上,当我们回望10年前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就会发现,所谓“新概念”实际上就是希望新的一代人,燃起属于他们的诗性之火,并让其照亮读者的心灵。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