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秋夷陵区实验初中语文组教学科研工作计划
作者:韩宗秀 时间:2008/9/5 7:29:5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475
一,组员情况
本组共20名教师,除向芳、钟涛两名教师下乡支教,谭家平借调去教研室之外,在本校岗位的有17名教师。七年级有梅新、龙羽、狄金霞、席代玲四位老师,八年级有易万成、周元恩、刘芳、周礼会、赵文伯五位老师,九年级有李国红、徐世艳、艾红、裴正菊、蔡纪梅、王正坤、韩宗秀八位教师。其中40岁以下的有梅新、龙羽、狄金霞、刘芳、艾红、李国红等7名教师,其余均在40岁以上。
二、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明确语文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和途径,进一步推进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努力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全面贯彻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展教改实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按照教务处要求开展集体备课并将集体备课真正的落到实处,加强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研究,深入课堂、及时调研、适时反思和总结,切实提高语文教师的素质,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确保语文教师教学水平、学生语文成绩上新台阶。在全校师生中继续开展读书活动,让经典文学走进我们的生活,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教研常规管理,进一步形成语文教学的研究氛围
1、每月四次的教研活动要按照教务处的安排落到实处。每月第一周的教研日为整个教研组研讨学习时间,由教研组长组织并安排专人进行教研培训;后三周的教研日为各备课组集体备课时间。
2、开设组内教研课,以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和中老年教师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为契机,展开听评课活动,促进语文教研工作的开展。听评课活动主要以本学科的课为主,认真写好听课笔记,做好评课。听评课安排与教务处安排一致,提倡教师个人相互听评课,相互学习,互帮互助,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能力。
3、备课要适应新要求新形式,不但教学过程设计理念要新、教学手段和方法要新,而且教学目标要新,教后反思不走过场。各备课组按照要求提前一周备课,主备课老师在教研日要准备下周需要上课的教案,将纸质教案发放到备课组每个老师手中,针对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下个教研日所有老师将写有自己修改意见和教学反思的纸质教案上交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交教务处存档。
4、学生作业每个年级组要尽量一致。周记、摘抄、练字、随笔等各项作业可以采取多种批改形式,但一定要做到有布置就要有检查,有记载,把作业落到实处。
5、每月月考试卷的出题和批阅要严格按照教务处的安排执行。备课组长要提前早做安排,出题教师的命题要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注重基础和考查能力并进,月考试题必须经过备课组长的检查才能印刷。
6、九年级语文老师要特别加强中考复习的研究和指导,在上新课的同时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补救,为明年的中考能取得好成绩奠定基础。
(二)加强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根据学科特点开展课堂教学的研讨,通过集体备课展开对话争辩,群策群力,让教师的教学有章有法,有规有矩。并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都要做有心人,用情、用心施教,用自己的智慧使课堂变得有序而生动!
2、组织全体老师利用校本研训时间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学习研读“名师课堂实录”,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认真组织所有语文教师参加学校教科处组织“初中教师校本行动研究”的课题研究工作,协助教科处做好今年的课题验收。并以此活动作为推进课题深入开展的重要环节,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策略,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扎实地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探索提炼构筑理想课堂的策略,形成本校的课题研究特色。
4、配合学校指导七年级语文老师做好教学开放式活动,把开放日活动和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融为一体,同时进行。
5、组织40岁以上的教师以“我以校本行动研究共成长”为主题,撰写课堂教学经验论文,参加“夷陵区实验初级中学第三届教师论坛”活动。
6、实施智慧共享,尝试组织教师进行“博客交流”。
(三)重建校园文学社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1、开学第一周完成文学社重建方案,上交学校校委会审核通过。
2、第二周在学生中招聘文学社成员和文学社编辑。文学社成员可由语文老师推荐也可以由学生自我推荐,文学社编辑要接受考试之后方能聘用。
3、和学校团总支合作,在学校网站上开辟文学园地,号召爱好写作的广大学生将自己的优秀习作上传到学校网站,并在学生中招聘一至两名学生对文学园地进行管理。
4、争取能一月出一期校报。校刊看学校情况再定。
(四)继续开展“读经典文学,与好书相伴”的读书活动。
1、每周每班至少安排一节读书课。尽量争取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对学生开放,学生也可从家里自带书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让学生爱上读书。
2、每学期至少安排一名老师给学生进行读书讲座,告诉学生读什么书,怎么读?
3、要求每个学生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在适当的时候班内可安排进行读书笔记展览,可一个班级也可多个班级同时进行,让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4、在期中考试以后开展一次以“读书”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作为本次读书活动的总结大会。
(五)配合政教处做好“推普”工作
四、活动安排
九月份:
1、制订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2、各备课组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集体备课的时间和内容。
3、确定本学期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的方案
4、成立校园文学社,招聘文学社成员和学生编辑。
5、召开第一次教研组会议,由本人进行第一次教研讲座。
6、检查督促备课组按时按要求进行集体备课,做好流程记载和相关资料的收集。
7、启动课题研究,每位老师要确立自己的研究子课题。
8、七年级四位教师的教学开放日活动和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梅新、龙羽、狄金霞、席代玲)。
9、配合政教处做好推普工作。
十月份:
1、召开第二次教研组会议,由张少坤主任进行第二次教研讲座。
2、按照学校要求做好第一次月考的拟题和评卷工作。
3、按照学校要求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组织安排在全校学生中广泛征集优秀稿件,争取出版第一期校报出刊。
5、由李国红老师给全校学生进行一次读书讲座。
6、继续进行课题研究,做好相关记载,写好研究笔录。
7、组织教师参加刘芳、艾红、李国红三位教师的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活动。
十一月份:
1、根据学校安排做好期中考试的拟题和评卷工作。
2、召开第三次教研组会议,由裴正菊老师进行第三次教研讲座。并对9、10月份的教学常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上交教务处。
3、继续深入研究课题,做好相关记载,写好研究笔录。
4、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的常规教学活动。
5、组织优秀稿件,出第二期校报。
6、各班分别组织学生撰写“好书共读”的演讲稿,先分班进行比赛,每个班级选派一名优秀选手参加学校的演讲比赛。
十二月份:
1、召开第四次教研组会议,由王正坤老师进行第四次教研讲座。
2、安排适当时间全校进行“好书共读”的演讲比赛活动。
3、组织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和中老年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
4、继续研究课题,做好资料整理工作。
5、组织优秀稿件,出版第三期校报。
6、根据学校安排做好第三次月考的拟题和评卷工作。
一月份:
1、撰写教学总结和论文。
2、期末资料整理、汇总。
3、写好教研组期末总结。
4、按学校要求做好期末考试的评卷和试卷分析工作。
2008年8月31日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