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下水作文两篇1
作者:唐山四十九中 刘璆双| 时间:2005/1/10 12:52:4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252
父爱无言
唐山四十九中 刘璆双
我想在每个家庭中父亲是坚强与容忍的标本,他的爱是隐藏在具体的行动当中的,是粗糙的但体会后却回味无穷的。
我的父亲出身于农民家庭,具有农民家庭出身的子弟的一切好的传统——勤劳、坚韧、严厉。他在我的眼中就像一座大山,雄伟而挺拔,巍峨而庄严,与子女保持着一种长幼的距离,缺乏一种细腻的美,是永远难以琢磨的,探索不尽的。
我在家排行第二,上有大姐,下有小弟,属于那种夹心饼干的类型,尽管是最有味道的,却疏于父母特殊的关怀。这是我一直以来这样认为的,所以我保持于这种上天给予我的安排,不刻意地体贴父母,疏于对父母的关怀。正是出于这种心理,我就在心里暗暗埋怨父母,为什么父母不少生一个呢?这都是“重男轻女”的思想在作怪,每每这时心里就羡慕如今的独生子女,可以完全沉浸在父母的宠爱之中,真可谓“三千宠爱在一身”。就这样我度过了我的小学、初中、高中,我以为就这样心如止水的走完我平凡的一生,直到我考入大学的那年那一天,我才真正体会父亲,接近他,了解他,并从内心时时感动着我。虽然它来得迟些,但却够我受用一辈子之久了。
那年,录取通知书我自己去学校拿回家的。录取通知书上那“河北师范学院”几个大字一直闪烁在我的眼前,我很兴奋,怀着躁动不安的心急于奔赴学校,想快去体会如火如荼的大学生活,体会自己主宰自己的生活的滋味,可以远离父母了,自由了。这个念头让我非常激动,收拾行李,通知亲友,很快要离家远走他乡,毕竟有点舍不得,但也隐隐带有一种负气的意味,既然不重要,那么就离开吧。出发的当天下午,父亲骑自行车送我到唐山西站,骑车骑了整整将近五十分钟,西站上正好碰上我的两位好友,与我考上了同一所学校。我们欢呼起来,一是为故友重逢,二是天涯故人又相守。父亲忙着为我买票,再次检查我的所有物品,问我带好了录取通知书、户口本、粮油关系等等,我一一检查,一一又让他看过了,最后父亲从他的衣服口袋拿出一个信封,塞给我,我一看,信封上已经贴好了邮票,我以为是留给我写信用的,但一瞥又见信封正面已写好了许多字,一看便知是父亲那歪歪斜斜的字,上面写好了邮寄的地址和姓名,那是我父亲的名字和我家的地址,我很惊讶,父亲说,到了那里,一下火车,就把这个信封塞到邮筒里,邮回来,我们就知道你已平安到达了,省得我们挂念。我一下子心口像是被什么塞住一样,热热的,又闷闷的。父亲太了解我了,他知我懒散惯了,不爱动笔,在高中住宿时因一个月未回家,钱不够用,也从来不写信回家的。所以父亲想出了这么一个办法,这是我临行前几个日夜父亲所思考的?所忧虑的?我不得而知,但我知道,我是父亲在远方牵挂的,只是他一直不愿表达罢了。
现在我早已大学毕业,工作已三年有余了,工作上的艰辛与快乐,时常伴随着我,生活中的是是非非,难免有的,但每每想起它,我心中永远的记忆,就会感动我,甚至于使我去爱护身边所有的人。
我把这件事写下来,只是想抒发一下郁积我心中太久的心绪,我不想让父亲了解,怕他难于表达,怕他不再……,我只想对他默默地说一声:“爸爸,我是你永远的宝贝。”
简析:
这篇文章一直是我想写,但一直不能下笔的。我想将它永存于我的记忆之中,可见它深深地感动了我这许多年。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最大的感触,也是我想告诉学生的,不是你的生活中没有感动,不是你的生活平凡,而是你没有用心地去体味,去挖掘而已。生活中的闪光点,晶莹的很多,却都因我们过于疏忽或认为应该是这样的而淡漠了。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我套用一下这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感动,而是缺少去体会感动的心。”
至于写法上,我认为对于学生的指导不是刻意地告诉他们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怎么写等等。应让学生们了解一件事如何表达给其他人,这就是构思的问题了。为什么同一件事,别人写下来就精彩,就耐看。关键在于一个构思上。构思要精妙,文章才能吸引人。
往事难忘
刘璆双
望着窗外初春暖暖的阳光洒满大地,很欣喜自己能生活在这样的日子,一丝丝一片片的往事如潮般涌来,不由得雾湿了我的思绪。
不知从何时起,我发现母亲衰老了。也许是我在母亲怀中承欢的时候,也许是在母亲松开我紧握她的手的小手,目送我蹒跚学步的时候,也许……。也许也许太多了,母亲衰老的现实已爬上了她的白发,已布满了她脸上的皱纹,但我一直都以为母亲仍然年轻,仍然健硕,仍然坚强的支撑着这个家,甚至于我脆弱的心。
父亲是一名普通工人,母亲在家务农,一家五口靠父亲微薄的工资是远远不够的。小时候,母亲整日忙碌的身影还历历在目,那时放学回家唯一的希冀是能有母亲应答的声音,即使母亲病着,看见她在也是莫大的安慰。但这些小小的心愿一直都是奢望。母亲每天起很早,为我们姐弟三人做好热喷喷的早饭,等我们起来了,母亲早已走了,晚上回到家时,饭菜已准备好了。吃过饭,母亲又得急急忙忙去参加裁剪学习的晚班,一直到九点多钟才能回家。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我们姐弟三人或工作,或离家在外求学。回想起来除了感念母亲在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顾,还感激母亲以身体力行的坚强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使我终身受用。
在那些艰苦的日日夜夜中,母亲没有抱怨过累,抱怨过苦,没有见她因贫穷而伤心痛哭,即使因大人疏于照顾,在外受了委屈的孩子回来哭泣时,也没有暗自伤神,“坚毅”是母亲教给孩子最好的知识,她不懂得如何爱抚孩子,如何温言细雨的给孩子疗伤,如何体贴病中那双饥渴的双眼,但却养成了我们独立生活的能力,以致我高中三年和大学二年的五年离家生活中,面临孤独、面临抉择、面临挑战时,都没郁郁寡欢,勇敢地挺了过来。回忆起来这都是母亲带给我的巨大财富,我一直都感谢母亲把“坚强”、“乐观”、“自力”、“自强”的宝贵财产传给了我,使我在孤独无助中可以自己疗伤。在这个远离母亲的日子,在这个暖洋洋的阳光中,我不由得想起了母亲。
“母亲没有问过我的童年/她温厚的嘴唇没有接触过我的记忆/也没有用她的双臂/圈成一个摇篮/把我的梦装进去/她只在其峰的日子里/不厌其烦地说‘多穿件毛衣,天冷’/母亲没有哭过我的离别/她严重的泪花不曾淹没过我的背影/也没挥挥手,为我驱散积压心头的雨云/她只在列车的窗口/一遍遍叮咛:‘一切靠自己,小心’/在离开母亲的时候/在每一个起风的日子里/我想起母亲。”
简析:
1.写作思路:一直以来我都想把我内心当中巨大的感恩写给母亲,面对这个题目,我思绪万千,往事多多,但如何既能表现自己内心深处的感触,又能对学生起到示范作用,面临这个问题,我不由得想起了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同样都是回忆性文章,同样是伟大的母亲,可写的事太多太多。我便撷取了生活中的普遍平常的小事,这些小事再普通,再平凡不过,但却是我“永远难忘”的。首先扣住这个中心,使文章中心明确,而且这些小事生活中太多了,都是学生身边发生的,这就给学生提了个醒:我们身边可写的事太多,只是我们没有发现它。也同时教育学生多注意身边事,多积累素材,平时作文、日记就不用发愁了。
2写作方法:既然我撷取的是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小事,这样很容易写“散”,我就给“永远难忘的往事”中有加了一条线索,那就是母亲给予的影响,所以虽选材“广”但神不散,达到中心明确。
全文以往事起,以往事结,首尾呼应,结构完整,结尾尤以反映我心境的一首小诗作结尾,把我文中不能表达的意思补充完整,更有利于补充中心,突现中心。
在语言上我认为不属于华美,是再朴实不过的了,这对于表现母亲这样平凡的人来说也再恰当不过,平凡语中蕴平凡人,更显其朴实无华。语言优美不在词藻的华丽,而在语言运用得恰当不恰当。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