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练笔之我见
阅读和作文是语文教学的两个重点,它们既是独立的个体,又密不可分。这里所谈的课堂练笔就是在阅读教学中融入作文教学,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练笔学生有话可说,兴趣浓厚。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谈谈拙见。
一、在基础知识教学中练笔,训练学生写好每一个句子。有教师说,学生跨进初中关键是训练成文,不必造句,我认为则不然,同样需要造句,当然不能停留在小学的基础上,要求要提高:句子要生动、具体;词语可一个,也可多个;关联词也是组合。在词语及复句教学中,要求学生造句,既不很难,学生又感兴趣。如《谎言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一文,词语比较多:信口雌黄、别有用心、听之任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等。如果由学生自由选择三四个成语写一段话,既掌握了成语,又达到练笔的目的。又如教复句,如果由学生用关联词造句,说不定比教师讲解学得更好。
二、仿句式练笔,训练学生写好一段话。片断的描写,是作文的一个重点。要想写好片断,可以从仿笔起步。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片断用了特殊句式,教学时学生完全可以仿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用了“不必说……不必说……也不心说……”的句式,赞美百草园的美及乐趣,我们可要求学生仿写,写一处美景。又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写山上的雪,从山顶到山腰,再到山脚。我们又可要求学生按方位顺序写景。如此训练片断,作文水平一定会提高。
三、创造性练笔,训练学生想象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余味无穷,留给学生极大的想象空间。在教学这类文章时一定要发挥学生想象,让学生思维自由驰骋,舒展个性。如《孔乙己》一文,可设计题目《孔乙己断腿之后》;《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设计题目《大款叔叔回来了》;《范进中举》一文又可让学生写《范进中举后》等等,当然这类文章要求较高,只要学生想象合理就行,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四、仿其结构,训练学生构思成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其实是学生习作的蓝本,我们可以把教落实到“写”上,分析文章的思路、结构安排、材料的取舍,借此训练学生构思成文。如《我的老师》,全文按“回忆——依恋——思念”的线索谋篇的,文中写了七件小事,有详有略。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读议中掌握写人的技法,然后练笔。又如《谈骨气》一文可以说是一篇议论文的典范,教师可以引导分析议论文结构后,使可放手学生作文,掌握议论文的写法,这样,学生“规”可循,有“模”可仿,写起来得心应手。当然要仿其“形”,写己“心”,不要生搬硬套。
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课堂练笔只是一个方面的技法,不能代替作文教学的全部。不过,此种方法既注重基础——句子及语断训练,也注意了全文写作,作用应该是有的。况且,课堂练笔易于把握,易于操作,大家不妨一试。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