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作文
作者:孝感孝南区杨店桃花驿中学 刘香英 夏建勇 时间:2008/10/27 11:58:0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78
要改变以上局面,在这里笔者不揣鄙陋,谈谈个人心得: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作文。
一、 让学生抓住真实内心感受,营造作文氛围,引导学生表达。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都有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在学校中,家庭中,社会生活中,总会产生各种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并体悟变化中的种种感受,让学生从说到写,真情流露。在作文前,我让学生谈谈近几天感受最深刻的事。实话实说。同学们畅所欲言,真情显现的作文拉近师生距离,大家也在这种和谐愉快的氛围对写作产生兴趣。
新课程标准提出:“允许学生不按照提出的内容范围来,虽然提供的内容很宽泛,但学生可能有更想写的内容,这是允许的。”(这几年来,话题作文方兴未艾,就是其反映),我们在作文指导课上,可以让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让他们像小鸟一样,想怎么飞就怎么飞。但必要的指导还是不可少的。老师应从学生最感兴趣的方面入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相启发,进一步激起他们表达的欲望,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
二、 抓住偶发事件,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学生最难的是“感到无事可写。”如何拓展他们选材思路?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景和物,。让学生体会到真实的作文就在身边。比如,去年冬天的大雪,给学生很深的体验,学生讲述在雪天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人与人之间相互帮助,从未经历过如此大的雪的学生有了很深的体验。这些事对于他们既有新鲜感又有真情实感受,我顺势引导学生评论,全班同学情绪高涨,积极参与,这样选材的门径打开了。
三、 创设实践氛围,开阔视野,体验生活习作的乐趣。
教师应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开阔视野,让学生实地观察、体验生活,才能在生活中选取素材,写出好文章。我们这里是古驿桃花之乡,这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我们每年春天的时候,把学生就近观赏桃花,踏青,并挖掘“桃花文化”,将自然与人文结合起来。欣赏大自然美丽风光的同时,广泛开展社会调查实践活动等,并要求学生人手一本笔记本,随时把看到、听到以及感悟记下来,整理成素材。另外,结合其它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开辟“小论坛”,挖掘语文课文中的在丰富的习作资源,这样学生视野开阔了,思维也活跃了,学生就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了。
以上是笔者一点浅见。
文章评论
共有 7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想对您说一声:“谢谢!!!”
我是谁不重要。只要知道您是否一直都好就很好了。
留下一个邮箱,老师愿意的话,可以联系。如觉得没有必要,也可以理解。
您认识我说的那位夏建勇老师吗?
我是当时高兴中学201班的夏建勇老师的一个学生,老师肯定不记得了。那么多学生,这么多年。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