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三主三步”教学初探
作者:重庆市万州新田中学 吴德全| 时间:2005/1/19 8:44:0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92
长期以来,文言文教学有着明显的弊端,大多没有跳出知识传授的藩篱。教师讲译,学生听记。教师口干舌燥,教得苦;学生头昏脑胀,学得累。费时多,收效微。这种传统教法,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忽略了学习能力的培养,已远远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为了既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又能切实高效地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笔者在文言文教学中作了如下尝试。
一、备课的指导思想——“三为主”
1、以语言积累为主。语言贫乏是学习语文的致命弱点,只有丰富的语言积累,才能谈得上语文水平的提高和能力的培养。文言文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语言的积累。它包括文化常识,历史典故,重要文言实词与虚词,典型文言句式,优美的词、句、段、篇等内容。
2、以欣赏领悟为主。能选入课本的古代作品多为精品,往往是精深的思想内涵与精湛的艺术表现的完美统一。注重文章思想内涵与表现艺术的欣赏、领悟与借鉴,无疑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与人文素养的重要手段。欣赏领悟主要包括思想感情的感染与熏陶,语言艺术的领悟与借鉴。
3、以培养能力为主。古文化浩如烟海,教师是永远讲不完的,只有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让他们借助一定的工具,自己去探索,去分析,去历练,才能真正得益。
“三为主”是文言文教学时宏观上确立教学目标的指导思想,主要解决教师要让学生学到什么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时,我与学生共同确立了这样五个目标:
A、反复诵读,翻译课文。
B、积累几个文言实词及句式。
C、理解、欣赏设喻说理手法。
D、认识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作用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E、学习一点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二、教学的基本思路——“三步骤”
仍以教学《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
1、初读感知。
先听录音(或教师范读),再齐读,初步感知课文。在听与读的同时注意指导方法,听要把握朗读节奏与人物语言的语气、语调;读要注意音准而流畅,舒缓而有节奏。
2、研读理解。
(1)学生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口头试译课文,然后检查自学效果。重点检查需要积累的几个文言实词(“修”“窥”“美”“私”“蔽”等)与文言句子(A、吾孰与徐公美?B、忌不自信。C、与坐谈。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E、战胜于朝廷)的掌握情况。
(2)讨论几个问题,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手法。
A、邹忌与妻、妾、客对话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B、妻、妾、客三句答语有什么异同?
C、邹忌从比美中悟出什么道理?
D、文章写邹忌与徐公比美及自省,目的何在?
E、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说理手法?有何好处?
F、文章重点写邹忌讽齐王,为什么还要写齐王纳谏及其结果?
通过这六个问题的讨论,逐步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与设喻说理这一高明的讽谏艺术。
3、欣赏领悟。
(1)入情入境自由朗读课文,欣赏体会邹忌的讽谏艺术。
(2)学生质疑。
(3)引导学生分别从“齐王勇于纳谏”的角度何“邹忌善于纳谏”的角度谈谈感想。
(4)还有其他好的纳谏方法没有?
初读感知是学习的起始阶段,目标是掌握常识,学会字词,读通课文,了解大意;研读理解是学习的深入阶段,目标是透切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欣赏领悟是学习的升华阶段,目标是通过欣赏作品的表现艺术,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写作技巧。三步骤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循序渐进,步步深入,主要解决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的问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