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碎思30句

作者:不详  时间:2008/11/10 23:33:5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327
  1、课堂,一个天天流淌着老师和学生生命长河的地方,一个充满着众多生灵喜怒哀乐的地方,一个从灵魂深处氤氲着丝丝甘泉滋润精神家园的地方。课堂的质量关系到生命的质量,生命的质量关系到公民的素质,公民的素质关系到民族的未来——我们关注课堂。
  2、课堂教学的育人价值是值得我们重新认识和重视的。诗人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的人格。
  3、课堂教学应该成为对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的成全。课堂作为生命的一部分,又作为提升、完善生命的一项活动,更加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强调对智力的挑战,强调对激情的引发,强调生命对生命的呼唤,强调人性对人性的交流理解,因此,极具人文色彩。
  4、课堂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成长资源,须从生命哲学的视野中,促进学生精神的丰富;须在历史与全球的背景下,关注学生的成长;须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期盼学生的进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成为课堂教学关照生命质量的一个象征。
  5、教学目的与任务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融合的,应尊重作为生命个体的人的发展。
  6、在理想的课堂上,每位同学都能树立尊严感,为自己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而骄傲,以不断地求知为己任,不以自己暂时的知识欠缺而自卑。
  7、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灵感产生的源泉,是学习的内在动力。仅仅靠课堂气氛活跃激发学生的兴趣是表面而肤浅的,并不是学生对智力活动真正的热爱。运用智慧的创造性劳动可以让学生体会欢乐。启迪智慧表现在引发学生的深层次的、有力度的思考,而不是表面的热热闹闹的一问一答。
  8、课堂学习活动形式应该丰富多彩,既强调合作、交流、对话,又突出学生的自我教育。
  9、理想的学习方式应能照顾学生个性差异,并有效利用学生自身作为教学资源。
  10、真正的交流合作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多向信息渠道相互沟通的开放系统,纵横交叉形成的信息网络。
  11、讨论是活跃课堂气氛,倡导自主、合作学习的一个有利方法,而不是异化成公开课上的一种装饰、点缀。
  12、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对话具有特殊性,教师应心甘情愿地从扮演主角退居到学生的帮助者、支持者、合作者角色。
  13、应关注每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充分完成,虽然仅仅一节课并不足以影响学生的整体发展,但是日积月累后的效益相当可观。课堂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素质,这是教学发展进而也是学生人生发展的根本后劲。
  14、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的认识、感悟、选择、行动成为接受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学生的自我学习需求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无需借助外力的强大精神力量,由自主性学习、主动性学习,走向创造性学习。
  15、自我提问、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是教育追求的终极目标。课堂中缺乏个性张扬的合作是不完全的合作,缺乏平等氛围的交流是虚假的交流,缺乏智慧挑战的对话是苍白的对话。总之,淡化自我教育的课堂失却了生命的活力。
  16、追求教学的优化高效,促使教师更加热爱教学,学生更加热爱学习,充分体现教学相长。
  17、教学对课程建设与开发的能动性是从课堂开始的。教学是教师对于课程的一种解读,教师的解读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课程的要求是课程改革成功的关键。    
  18、评价教师长期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不应苛刻地要求一堂课雕琢得多么精美,最主要的是看长远效益,看是否有利于学生终生发展。
  19、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金子,而是“点金术”。
  20、课堂即生活。课堂既是师生的现实生活,也为将来的生活做准备。
  21、课堂教学具有生长性、活动性、创造性精神生命活动特点,不再是封闭系统,也不再拘泥于预先设定的程式、目标。其多变性给课堂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为课堂的精彩生成提供了天然条件。
  22、教学机智孕育着深层次的教育智慧,使教学活动更艺术化,使教师行为更专业化。
  23、很多优秀教师,走上讲台就神采飞扬、精神抖擞、声情并貌、忘我投入,我把这称之为“职业兴奋”。教师应首先自己被激动,被感染,感到探索真理的身心愉悦,才有可能引领学生体会到思想浪花被激荡的快乐。
  24、听课应有意不从教室后面看老师,而是面对学生,观察学生精神是否振奋,思维是否被激发。
  25、不可否认,教师是决定课堂生活质量高低的主导因素,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根本在于教师的人格力量、知识涵养、文化底蕴,所谓“功夫在诗外”。
  26、建立科学民主的教学运行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课程结构、教材教法、教育管理、评价制度等一系列变革,才能有效激发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7、古希腊哲学家讲“一个人不能两次重复踏进同一条河流”。我认为,教师不要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要有日新又日新,堂堂是新课的创新精神。使课堂不仅能点化和润泽学生的生命,也会让教师展示智慧,提升价值,走上教育科研的幸福之路。
  28、一位教师如果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展现智慧,就不是一个优秀教师;一个科研人员如果不能在课堂教学中体现自己的教育理念,就自然缺少说服力;一个教育家如果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展现风采,就不是一个完全的教育家。
  29、面对校本课程的开发,选修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等课堂教学的诸多变化,社会上具有一技之长的能工巧匠、专业人事可能走上学校的讲坛或者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提供帮助。从这个意义上说,对课堂,不仅只是教师、教育研究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的研究与关注,而是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公众广泛的关心。
  30、如果社会给予教育普遍的重视,如果教育管理干部、研究人员对教师发自内心的尊重与合作,如果教师对学生、课堂的爱真挚而深厚,那么,学生对学习的爱便是有根基的,永恒的,学生的生命便是幸福美好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