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媒体教学中的美感教育

作者:李滨|  时间:2005/1/21 17:28:5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678
  美感是人对客观物美的体验,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对美的事物的主观感知、欣赏和评价。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世纪之初就提出不同凡响的美育完美人格的主张。语文中的美育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学习课文中人物的崇高品质,让他们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得以熏陶,以养成良好审美和言行习惯;学习课文中所描绘的大好河山,以养成对祖国的热爱。
  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的数字化已成为现实。多媒体技术对抽象的概念,既可进行文字描述,也可进行动画模拟:既可用声音去描摩,又可用图画来展示。高中语文大多数课文包含了语言美、自然美、色彩美、音乐美和人格美等美的因素。中学生已有一定的阅历,知识面较初中已有了较大的提高,抽象思维能力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因而对审美对象的鉴赏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能力,但对课文中蕴涵的美仍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和感受。运用多媒体电脑进行语文辅助教学,可将这些美的因素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从而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
  一.运用多媒体再现景色的自然美,领略祖国的山河美。
  中语教材中有许多写景状物的优美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对祖国美丽的自然风光、古朴民族建筑、悠久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作了深刻的描述:如北京胡同的独特风味,湘江山水的雄伟神奇,泰山冬天景色的绚丽壮大,岳阳楼的古老美丽等等,都显现出大自然的迷人姿容和人类文明所造就的奇伟景象,无不动人心弦。但由于大多数学生未能亲眼目睹所写的美景,只能从课文文字的表象描述和插图中了解一二。而这些均不能直观地、动态地再现景物的自然美。因此,在教学中就可凭借多媒体电脑无比强大功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带领学生在课堂内,任意浏览、欣赏各地自然风光,真切感受,直觉体验自然美。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向学生演示常规图片,播放常规录像,再配以轻柔、悠扬的背景音乐,学生就必然陶醉在美妙的自然风光中。如《登泰山记》一课,第三自然段详细描写泰山雪后日出的美景。学生较少见到这样的情景。很难体会到自然界中一瞬间所呈现出来的美感。为了让学生更准确了解日出的雄伟壮观,利用多媒体展示日出的过程,解决这一难题。在教学时先要求学生轻声朗读课文,然后指名学生复述,教师根据所述内容逐一显示动画:皆云漫——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绛皓驳色。每幅图像伴随着悠扬的音乐,同时逐一呈现相应的文字解说。如此学生不仅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的主要意思,还使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迎刃而解,并直观形象地了解到日出这一伟大奇观。这样的教学,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自然风光秀丽,而且能引发学生审美情趣,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人物品格美。
  课文中诸多古今中外各行各业的优秀人物的优秀品格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启导学生学习课文中优秀人物品格是写人文章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通过他们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挖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高尚品质和可贵精神,是语言课审美渗透的首要内容。如史铁生的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巨大打击;史怀哲博大深厚的对世人的关爱;鲁迅先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敏锐,所有这些人物的高尚情操,都是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电脑的交互控制性,将信息从最适合学生习惯、最容易为人接受的形式——图像,提供给他们。事先,教师从别的媒体上扫描、剪辑与课文有关的图片、图像,调集声、光、色等现代科技手段,融音乐、声响和画外音为一体,必要时再配以文字说明,营造出特殊的课堂气氛,强烈渲染、烘托出主体形象,从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唤起学生对相关背景知识的回忆,使文中人物的品德感动人,信念鼓舞人、理想教诲人,心灵震撼人。此时,教学和概括提炼课文中人物的思想品德、精神情操就水到渠成。如在教学《孔雀东南飞》一课时,把仲卿求母、夫妻分别、兰芝投水、化为飞鸟四副人物工笔画展示出来,再调集声、光、色等手法,融音乐、声响和画外音为一体,配以文字说明。利用这种教学方法,很自然地把传授知识与陶冶情操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
  三.利用多媒体声画并用,品析词句,体味语言美。
  语文课本选用了不少名家中篇,有的语言流畅明快,有的语言生动活泼,有的语言凝练含蓄,有的语言朴实感人,此外,还有许多名言警句富有哲理性,具有异乎寻常的感染力,凡此种种都体现了文章的语言美。像《项脊轩志》一课是这样写在项脊轩中的生活情境的:“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简短的几句话勾画出了在项脊轩中怡然自得的生活。再配以古筝曲《高山流水》,就更把文章中所描绘的景物神韵传达了出来。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则把四、五两节文字打出来,通过对比品句,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造句的优美、形象,从中受到语言美的熏陶。再配以钢琴曲《致爱丽丝》,就会有更好的效果。
  语文教师是美的传播者、创造者,语文教师在课堂上,1、要用多媒体丰富的表现手法,在教学内容中突出已有的新颖的信息和对学生情绪有正面激励作用的信息;2、要将重点内容和关键词、句、概念、原理等,利用多媒体高效的集成环境,运用色彩闪烁,动画等技术方法使之和其他信息区别开来吸引学生注意。利用呈现方式增强新奇性和趣味性;3、要精心设计反馈练习点,及时强化已掌握的内容,以夸张手段强烈表现评价性语言和声音,如热烈的掌声,以唤起学生的荣誉感,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