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学生一缕阳光,他定会灿烂芬芳——一次主题班会
作者:大码头中心初中 刘秀玲 时间:2008/11/21 9:20:4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056
经过一个月的磨合,学生慢慢地适应了中学的生活,但一些不良习惯渐渐显露了出来:有的娇生惯养,懒散不爱劳动;有的个性太张扬,不把别的同学放在眼里;有的太自私,没有合作意识;有的很随意,自我约束能力差;有的自信心不足,对学习缺乏动力;有的斤斤计较,集体荣誉感淡漠…… 面对这些,我想,仅仅靠班规来约束他们是走不了多远的,只有从思想上改变他们,才能使他们改正那些不良习气,逐步变成一个个充满智慧、拥有健康心灵的学生。
好在这只是一群世界观尚未形成、心灵纯洁的十一、二岁的孩子,可塑性很强。我想,何不利用班会时间,确立主题,挖掘、分析学生身边的实例,用真实的情感去拨动他们内心深处的那根琴弦。于是针对他们的种种不良表现,我确定了班会的主题,下面就是我设计的主题班会之一。
主题:找优点,学会与他人相处
症状:以自我为中心,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为我独尊。
场景一:宿舍内,午休时,大家都在安静地休息,王强翻来覆去,难以入眠,一会儿把脚放到这个同学的身上,一会儿用手去捂那个同学的嘴巴、鼻子。
师生谈话:老师:“为什么不安静地休息,打扰他人?”
王强:“我没有打扰别人,我睡不着,是他在看我,向我笑。不是我的错。”
场景二:课间操时,王金龙和王允超打起来了…….
老师盘问时,王金龙抢着说:“我没惹他,是他找事,有意识地绊了我一脚,他平时就有这个毛病,老爱找别人的茬…….”
瞧,王金龙自己一点错都没有,缺点老是他人的。
场景三:班里进行班委选举,结果票数不够,经老师的查实,李冰没交选票。
老师问时,李冰说,他认为班里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
王强没有责任感,没有集体荣誉感;王金龙太自私;王林春成绩不太好。这几位同学遇到问题时,错总在他人;而且在他们的眼里只看到别人的缺点,从来看不到他人的优点。
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让同学们结合以上三个场景,联系自己的实际谈看法和想法。
学生谈完后,我讲了一个关于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先生在中学时代的故事:一天,安南先生的一位老师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们盯住黑点,拖着长音异口同声地喊道:“一个黑点!”老师非常沮丧,严肃地教训学生道:“难道你们谁也没有看到这张白纸吗?眼光集中在黑点上,黑点会越来越大。生活中你们可不要这样啊!”老师又拿出一张黑纸,中间一个白点。他问学生看到了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一个白点。”老师高兴地笑道:“太好了,无限未来在等着你们。”
安南的老师说:“做人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看问题的眼光要与众不同。别人看到的是黑点,你应该看到白纸。”后来,在安南任联合国秘书长期间,他只身前往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调停成功,避免了第二次海湾战争的爆发。安南先生曾经深情地说:“是中学老师的那堂课让我坚定了前往巴格达的决心。”
故事讲完后,我把上面所描述的三个同学们的生活场景又说了一遍。
然后,我把写有同学名字的40张白纸分发到每个人手中,每张纸上只有一个同学的名字,让他们在这张纸上写上这个同学的优点。写完后,再传给其他同学,由其他同学把他自己眼中这位同学的优点再作补充,依次类推,直到把同学们的优点找全为止。
十五分钟后,当这张白纸交还给各位同学时,我看到的是同学们喜笑颜开,眉飞色舞的样子,那神情真是难以言表。于是,我趁热打铁,说:“这次活动你肯定感触很深,知道应该如何与同学们相处了,请把你的感受写下来。”
班长张凯俐这样写:通过给同学找优点,我才发现,原来每个人都是有优点的。也许,在你的心里别人没有优点,但并不说明他没有优点。以前,我总是把我讨厌的那个人看的一无是处,在这次活动中,我看到了她的那张纸,我才明白,在别人的眼里,她是那么的完美,甚至比我要好得多。我以前就是把自己看的太完美了,所以才只看到别人的缺点。
曾经骄傲的李孝琪这样写:通过此事,我受益匪浅。我发现了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优点:正直、诚实、宽容、进取……从他们的身上,我学到了很多。只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我们才会成为一个个心理健康的人,一个个人格健全的人。虽然每个人很难做到十全十美,但我们也应该努力去做。
然后,我又列举了发生在他们中间的一些事例,跟学生们共同分析,同学们踊跃发言,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话语,我真有点感动,没想到自己设计的主题会引发学生如此强烈的共鸣。最后,我说:“既然同学们都知道了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以后就要时时处处看到别人的优点,做事要勇于承担责任,取人长补己短,在学习中成长,在与同学的相处中前进,使自己拥有一颗健康的美好心灵。”
班主任的工作任重道远,仅仅靠每周一次的班会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随时随地,抓住时机进行教育。
这只是我在日常班级管理中的一点尝试,有不当之处,还望各位领导、老师指导!谢谢!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