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真情温暖颗颗童心,洒余热培育莘莘学子——光山县“我为教育添光彩”师德报告材料
作者:河南省光山县南向店一中教师 向芳传 时间:2008/11/29 22:51:3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856
我叫向芳传,时年52岁。今天能在这里向领导汇报工作,与同仁畅谈致力农村教育32年的工作经历,倍感荣幸!我汇报的题目是:施真情温暖颗颗童心,洒余热培育莘莘学子。
十多年来,在南向店一中一线教师里,年龄排行老二,又始终工作在第一线的我,深深感受到农村教育的辛酸与甘甜,更体会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快乐。回首一九七六年光山一高高中毕业的我,有幸到光山育红二小当了一名代课教师。从那时起,当一名合格教师,做一名优秀班主任的信念在我心灵深处生根发芽了!我暗暗发誓:教师这一行,我不仅要干,而且要干好,要为自己热爱的职业干出点名堂来!在几十年的实际工作中,我始终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一、开弓没有回头箭,奋斗尽在无声中
一九七六年冬,大队叫我回去应征入伍,因身材矮瘦不合格,就留在大队中学任民办教师。记得当时,我的选择还与母亲产生了思想上的矛盾,行为上的分歧。她想的是:儿子在外地工作好找媳妇。而我宁可不找老婆,也决不改行。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走到了今天。说实话,这期间,我确实经受了无数次的身心考验,“我选择,我无悔”的信念从未动摇。实践中,我饱尝了成功的喜悦,也感悟到知识就是力量。记得在一次语文活动课上,有个学生问我一个成语的含义,我没能及时答出来,当我羞惭的目光与他对视时,发现他似乎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就是这样的目光激励着我,“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加强自身修养迫在眉睫。便在一年内咬牙将3559条成语小词典抄练一遍,并恰到好处地应用到教学和与学生交流之中。这些做法,对学生热爱学习,热爱祖国文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随着教育的发展,只有高中学历的我,为致力教育,达到“学高为师”的目标,永不言苦,毅然克服一切困难。于一九九0年参加了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进修。三年中,我没有离开讲台,时时提醒自己:古今自学成才,大有人在,我为何不能?便坚持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夜深人静时刻苦自学,终于以每门80分以上的成绩顺利地毕业了。我拿到专科毕业证的那天夜晚,对着镜子欣慰地笑了,笑出了泪水。回想三年来为了忠于我酷爱的职业所饱尝的艰辛,心灵震颤了:夏天,我穿着靴子夜读,拒绝了蚊姑娘的暧昧;疲倦了不想洗澡,只好与妻子分床而卧;冬天,我偎在煤炉旁练习,书烧着的焦味熏醒了我,更激励了我奋进的勇气和信心。
九十年代末,教育界认为:南向店教学成绩在全县有起色,而教师个人创作不突出。我听后心中难受,并力争要有突破。于是就日夜攻坚自制教具。终于在1997年12月,自制的教具在县百余人大赛中获第十一名;1999年3月在市首届大赛中获二等奖;2000年7月在省教具大赛中获三等奖,使南向店乡获省级教具制作奖实现了零的突破,为我乡教育的发展添了光彩,为光山教育的振兴尽了一份微薄之力。
时值今日,实施新课标教学,我一如既往地认真学习课改内容和继续教育教材,从中领悟了指导教学的新方法。引入新课标理念,借鉴洋思、杜郎口的先进经验,溶于切合实际的教学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获得了最大的快乐!
二、铸师魂,以德育爱;育桃李,重在细微
在二十五个春秋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没有忘记教师是“园丁”这一赞誉的价值,它的价值具体到实际工作中就是师爱,因为师德的核心就是师爱,也就是这特殊而无价的爱,感化了和感化着一部分曾经和现在厌学、辍学生的心灵。他们在书写自己人生经历和价值的篇章时,没有忘记老师昔日献给他们的爱心。
今年教师节,我收到信阳十中教师夏惠鹏的短信,不由地想起了1989年,我在南向店二中任三(2)班班主任,他因多种原因无声地辍学了。我在晚饭后步行十多里山路去他家做工作,劳累一天的家长因该生不听话而多次催我说,不要再劝了,他是“死猪不怕开水烫——无救了”。家长们休息了,而我没走。继续尽一个教师的责任,和他谈理想,谈人生。鸡叫了,他加了灯油说,比原来亮多了,我就顺势说:我给你加油,相信你回到学校也会亮起来!经过彻夜未眠的促膝谈心。天一亮,他与我回到了班集体。当年他以495分的成绩迈入了信师的大门。如今已成为热爱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
大家知道:现在学生厌学、辍学的原因比九十年代前复杂多了。主要是学生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直接关爱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养成了去网吧寻刺激、课间、课外玩MP3、手机游戏、双休日作业一抄了事等不良习惯。这些不合常规的行为,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更给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带来压力。与家长沟通得到回声是:我们在外,孩子在学校就拜托班主任老师了。登门家访,回声是:他的父母长年在外,我们年龄大了也管不了,请你班主任和老师管严些呀。这样,留守生管理的担子就全由学校和班主任挑着。我长年与家长联系的电话费竟达五百元之多,确实体会到“百年树人”的艰辛。也从中探索出因人施教、因人施管见效果的方法。
一是我将“教书育人”的观念转变为“育人教书”。一次班会,我大胆地说:“表面不犯错误的学生,不能断定他就是好学生;一时有缺点未彻底改的,也不能说他就是成不了好人才。因为昨天代表不了今天,今天代表不了明天,明天也代表不了未来!”一席话,唤醒了一些网吧常客、抽烟、酗酒、玩牌寻乐而忘记学业的“糊涂学生”。我还耐心地对他们讲,要想写好人生这篇大文章,就要有一颗纯洁的心,就要有勤奋乐学的精神和行动,就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由此,学生的认识深刻了,心灵净化了,对待批评教育的逆反心理也就“降温”了,他们感到在我班立志成才的希望有了。如今年中招以568分考取二高的耿纪欢同学,在原班乃至学校都视为“难缠生”,到我班的第一天,就与课任老师顶上了。这位老师冲着我生气,说我不该接收他。而我心平气和地对这位同事说:你冲我生气,我理解,但千万不能冲他生气呀!当天放学,我将耿纪欢请到家里,让他坐下,他说头痛要去看医生,等有了时间再与我谈。我便笑着三请他坐下,递上一杯茶,让他冷静一会。我随即端来饭菜与他同吃。饭后,我从厨房出来,他竟走了。看来只能采用“冷战”了。我常对他笑脸相见,细语相待。终于,他醒了,他变了,他喜欢我了,他更尊重那位老师了,同学们由另眼相待转为刮目相看了。我由此感慨:要想教好书,必先育好人;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是多么重要啊!
二是对“留守生”真情关爱,实行“四个优先”。即补差辅导优先;活动安排优先;调整座位优先;生活照顾优先。如本班余荣灿同学的父亲早逝,他的继父对他关心不够且携其母长年在外,仅靠政府和学校的照顾,是不能满足他生活需求而安心完成学业的。作为班主任的我,在经济上帮助他;精神上鼓励他;生活上倡议全班同学将废纸和饮水瓶收集卖钱归他,帮助他顺利地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毕业临别时,他动情地说:“老师,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你对我的爱抚,下辈子我来做你的儿子,也力争当一名乡村教师”。话虽少,却是农村孩子的心声:没有忘记生他、养他、培育他成长的地方,更是对扎根农村学校,从事教育工作者的崇敬!
几年来,为了班内确有困难的“留守生”,双休日能品尝到爱的温馨,就让她们住在我家。我和老婆为她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也因她们住我家里,常与妻子怄过气,是因为她,好数落我对学生生活方式和节俭要求太严格;伤过心,是因为她,经常为这几个学生的一切而不顾自己的身体;流过泪,是因为她,全身心的为这些同学健康成长、不断进步,实现了理想,乡亲们的赞誉和社会荣誉全写给了我。我常对妻子说:请你下辈子还喜欢我,我再还给你一份快乐!在此,我由衷地向天下所有的,贤妻良母致以崇高的敬意!
三、重艺术,工作活而不乱;靠管理,成绩稳中有升
我在“育人教书”的生涯中,始终将职业的形象视为自己的人格,将教学与班级工作视为生存的依托。我时刻品味着和表现出西汉学者杨雄说的“师者,人之模范也”。仅举一例,为了引导学生写好规范字,我把自己抄的美文佳句本挂在教室里,并在第一页写了感言:写不好中国的一个汉字,就难办好中国的一件事,生活中就要少一份快乐。学生们也纷纷挂上自己的。我每掀开一本,总用欣赏眼光评价和鼓励他们,用好聪明才智去塑造自己德才兼备的形象。为常提醒学生热爱生命,珍惜青春,又在教室门上分别贴着“一人安全,全家幸福”、“一人成才,全家光荣”的警示语;黑板上方亲笔书写温馨提示:“领导、老师轻声提醒:静坐常思亲人期盼和自己的目标,闲谈切莫惊扰同学专心学习”。实施了自己班级管理的新模式:“双休日学生动向反馈卡”的使用,杜绝了学生说谎;课桌上贴着我创作的“十心”(课前预习要倾心,上课听讲要专心,课后消化要细心,学人之长要耐心,认识自己要真心,克服困难要信心,接受教育要虚心,走向成材要恒心,父母爱心,儿女孝心)律己诀,培养了他们自治能力。预备唱歌后,我和学生一齐朗诵“点滴小事可以透析人的素质,日常行为可以折射人的光辉”,培养了他们做真人看今天的好习惯。班内地面每学期只扫三次且完全符合学校卫生考评要求,校领导将此举推广全校学习并落实。这些做法也得到了家长的好评。家长会上,大聂湾聂小玲的爷爷感激地说:向老师呀,我70多岁了,侍侯孙女上学难啊!在你的教育下,她变了,勤快了,听话了,也孝敬我了,我给你作揖感谢你!……。
在处理学生间矛盾问题上,我更注重艺术。去年秋末的一天,两位个性独特的男生,因关窗户的小事闹得不可开交,都说自己有理。其中金啸同学偶尔说出了“身正不怕影子斜”的俗语,我对了下句“心宽何惧道路窄”。另一学生很快明白了道理,承认了错误,他俩终于和好了,还请求我把金啸同学调为同桌互相学习。今年他俩分别以568和569分的成绩被二高录取。领通知书的那天下午,他俩手牵手地向我鞠躬致谢,并承诺三年后一定报考师范院校。此时此刻,我笑了,他们也笑了。这笑声进一步增添了我乐在农村教育,继续当好班主任的信心和勇气,也再次印证了我的工作体验:培养人才靠技术,管理人才重艺术。
我为学生进步成长而欣慰时,又想起了聪明诚实的阮淼同学,在作文《心声》中写道:树老根多,人老话多,学生都烦班主任问的事多。的确如此,任课老师反映的事情我都要过问,积极配合他们严明学习纪律,热心指导学生理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这句名言。倡导树立“办好当天事,才有快乐时”的幸福观。我这样做班级工作,任课老师教学倾心,学生学得开心,我自然也就舒心,师生心心相印,情感助学,教学效果父老乡亲称心。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这一泓源头活水浇灌出和浇灌着满园芬芳桃李。教学中我将外地经验与实际相结合,新课前将设计的《学与教能力展示表》下发,创设人人参与、自我展示的平台,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热情,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综合考评,每学期我班均被评为“模范班集体”。2007年中招成绩,我班人均总分441.8分步入了全县前列,500分以上14人,553分以上6人走进二高课堂,还有8人进入一高录取线,我校升入重点高中前五名均在我班。我任历史学科人均33.9分,及格率、高分率一并跻入全县先进行列。本学年我也被评为市优秀教师。
在二00七至二00八学年度上期县统考中,我所任的语文学科成绩人均98.6分,高出全县人均10.1分;历史学科成绩人均41分,高出全县人均7.1分,两学科成绩均在学校五个班名列前茅;2008年度,我任九(1)班班主任和语文、历史两学科,76人参加中招考试,语文成绩人均91.9分,高出全县人均6.7分,及格率100%,高分率75.8%,100分以上39人,最高分111分(金玉叶);历史人均36.8分,40分以上27人,以上两科成绩均进入县前三名。我班468分以上学生53人。本届21人步入县重点高中。二高录取11人,一高10人,32人跨县三高分数线。(当届二高分数线576分;一高532分;三高468分)。成绩的取得得到了领导和同仁们的肯定,多次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就此向指导我工作的各位领导和支持我工作的各位同仁们至以崇高的敬礼!
辉煌已成旧时业,扶生上马献丹心。成绩和荣誉不是财富和资本,它是催奋剂,直催我再度焕发青春,赤忱育人尽责任;直催我忘记岁月沧桑长精神;直催我铭记父亲临终声:“教书育人,误人子弟是罪人”;直催我将“留守生”视为子弟鱼水情;直催我誓为农村教育奋斗终身。请领导放心,同仁相信,我会用梁启超的“尽大的责任,就有大的快乐;尽小的责任,就得小的快乐”作为动力,敬业、乐业,为自己热爱的事业洒尽余热,再度增光添彩!
美哉,我崇尚的职业--教师!
壮哉,我热爱的事业--教育!
汇报完毕,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