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插上想像与联想的翅膀

作者:四川省荣县正紫中学 龚让能|  时间:2005/2/17 23:50:27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359

    培养学生想像与联想力,是当前作文教学教改的重要课题。它不仅是近年来高考(中考)的一个重要话题,而且考试面已远远超越了作文的范畴,如:根据所提供的几个词语展开想像与联想,联成一段描述性的文字,以及仿写和诗歌赏析等。更重要的是,想像与联想本身就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方式,良好的想像与联想力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那么,我们要如何培养学生作文的想像与联想能力呢?
    一、要善于抓住想像与联想的“触发点”。“触发点”是让人受到触动而引起某种反应的人、事、景、物等。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中,由地上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地上的街灯,由此又想像到天上必有美丽繁华的街市和街上闲游的人们,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等,从而创造出一幅真切清新的画面和一个美丽动人、意境深邃的形象来。其中,街灯、明星便成为引人想像与联想的“触发点”。19世纪法国著名印象派画家莫奈,他画的“伦敦威斯敏特教堂”很有名,教堂掩映在雾中,轮廓隐约可见,而雾是紫红色的。有人看了后,思想立即纵横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画上紫红色的雾触发了他。正是他抓住了紫红色的雾这一“触发点”,便由此想到伦敦的环境污染,17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等。另外,“触发点”有时也就是想像与联想的起点。如,续写沈从文的《边城》,我们自然就会从小说的结尾“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想像与联想。
    二、要多角度地展开想像与联想。多角度,就应该是发散性的,甚至是逆向性的,这是衡量思维品质的一个重要依据。同样是一个“〇”,大多数同学只会想到车轮、铁环、太阳、满月等比较形象直观的东西,但有的同学则会想到团圆、圆满,由此引出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更有的同学还会进一步地想到世间万物绝对圆的东西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对人不能求全责备,这就有创意了。再比如,我们的思维往往习惯于猫捉老鼠、狐狸骗乌鸦的方式,那么我们能否换个角度,想一下其它的结局呢?譬如,有的同学这样构思:一天,乌鸦从田野中叼回一片肉,可惜又被狡猾的狐狸骗去了,但是狐狸一家吃后,全都中毒死了,原来那片肉是农民叔叔用来毒老鼠的!还有的同学这样构思:乌鸦自从上次受骗后,就发誓━━无论狐狸如何花言巧语也不会松嘴了。这不,又好不容易叼到一片肉,狐狸说尽好话,乌鸦就是不开口。狐狸眼睛一转,便破口大骂起来,乌鸦忍无可忍,一张嘴,糟了,肉掉了!狐狸正美滋滋张嘴接肉,谁知黄雀以十倍于肉的加速度奔了过来,结局可想而知了。当然,这些构思还有幼稚之嫌,但这种思维方式,是我们应该大力宏扬的。
    三、要合理地想像与联想。合理的想象,就是所想象的情节要符合生活的情理、科学的规律(某些科学幻想类的想象也应当基于现实科学的基础上,让读者感到你的推想是可信的、可以接受的)。有个同学想像了一个笑话:与他同住一楼的张叔叔,戒烟不成,烟瘾发了之后,为了吸烟,满大街捡烟屁股,就不太合理了,因为这不符合张叔叔这个人物的身份,太离奇了。合理的联想,就是要抓住事物之间的联系。朱自清的《春》中,把春比作“刚出生的婴儿”、“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就抓住了他们与春之间的合理联系:新、美、力。
    四、要注意平时积累想像与联想的材料。同样是想像与联想,有的同学就想得生动、有新意,有的就很干瘪、简单,个别同学甚至想不出题目所要求的基本情节。按照作文的术语,就是有的同学联想和想象的材料丰富,而有的同学则缺少这些材料。材料来自哪里?一来自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联想和想象的故事情节可能是虚构的,甚至有的是神话故事,但是即使是神话故事里面的神仙、妖精,他们的动作、语言也是与普通人生活中的动作、语言相联系的,一提起猪八戒的贪吃好色,人们就会联想到生活中的类似的真实的人,反过来说,西游记的作者在描写猪八戒的形象时,一定离不开他对生活中类似人物的观察。二来自有心的阅读、看电视、看电影、听故事,注意积累间接的生活材料。你想一想,让你写一篇有关宇宙航行的科学幻想作文,你对宇宙航行的科学知识一点没读过、看过、听过,你能写好吗?本讲例文的小作者就恰到好处地引用了课本上、课外读物上的故事,把这些故事作为自己作文的材料,他如果不有心地阅读、积累,这篇作文就可能写不成功。总之我们一定要记住:联想和想象必须和生活经验、丰富的知识结伴,平时要注意积累,这样才能在作文时浮想联翩、左右逢源、文思泉涌,写出好的文章来。
    五、联想和想象的作文也要符合作文的一般要求。比如,题目、立意要新颖、深刻,要处理好篇章结构、详写略写,要使用好语言,运用好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等等。不要认为联想和想象,只要编出一个好的故事就能写出好作文,而不注意作文的其它要求,这往往也写不成功。
    当然,培养学生作文的想像与联想能力,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只要我们在思想上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加以培养,总有一天会为学生作文插上想像与联想的翅膀!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