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全国即将面临中考的同学们
作者:不详 时间:2009/2/19 7:03:4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050
初三下学期是整个初中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这个时期,新课基本结束,全面复习即将展开,中考在向我们招手,我们到底该怎样复习好英语,在冲刺阶段用最好的办法获得最好的成绩呢?根据各地中考题型的新特点和有限的时间安排,一般都采用三轮复习法作为毕业班的总复习计划。三轮复习主要是指课本复习、综合训练和模拟考试复习这三个阶段。三轮复习法主要是要做到夯实基础,着眼全面,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把全面复习和重点复习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系统全面又有所侧面的复习,能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考出优异成绩。作为一个有二十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保证课堂的复习效率
在初三复习阶段,老师们都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详实的复习计划。第一轮一般都会以复习课本为主,本着“依纲靠本”、“温故知新”的原则,配合语法知识的专项训练,起到固本纳新的作用。这个阶段是很重要的,虽然中考的内容极少涉及到课本,但基础知识都来自于书本,学生应结合老师的安排,按教材顺序归纳语言点,对各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注重基础词汇、词组、句型的过关,并通过配套的专项训练、复习检测题来夯实基础。只有复习好基础知识,才有跳出课本的伸展能力。在课堂复习中,老师会归纳总结一些平时我们容易混淆疑惑的知识点,让我们的思路明朗起来。这个时候同学们需要做一些笔记,并把有代表性的例句抄下来,重要的知识点要多读多理会,最好能自己造句,融会贯通才能为我所用。复习书本的同时老师可能会配合做一些专项训练,如各地的《知识能力要点》、《单元复习要点》、《中考热点归纳》等资料。课本滚熟了,基础知识牢固了,下一步就要进行综合训练了。
二、综合训练提高语言知识的能力
学得再多是为了运用,综合复习题正好为同学们提供了这么一个运用语言的阵地。它涉及的题型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但目的就只有一个:运用
第二轮复习我提倡基本上要抛开书本。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阶段,成绩的提升往往是在这个阶段,因此直接关系到中考的效果。这一阶段主要是把书本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通过做大量的综合练习来提高语言的能力。我建议同学们能够到书店去买到各大省市历年的中考题集,进行强化训练,通过多读多练做到灵活运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下面针对综合训练中的常见题型我提出一些建议:
1)听力测试一定要抓紧时间先读题,事先不读题,等到声音出来后一边听一边读题一边判断,正确率会大大下降。听的时候主要精力要放在耳朵上,次要的精力放在字面上,只有听懂了才好做。需要填答题卡的,一定要先全部听完后再在答题卡上填涂,免得一会儿看试卷一会儿看答题卡,这样很容易出错。
2)选择填空主要是认真仔细看题,根据句子里提供的信息选择意思和语法都正确的答案。选择填空大致分为时态、语法、语境、词的辨析这几大类,仔细看题正确判断一般问题都不大。
3)完型填空题要求一开始就应该有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分析。一开始的分析和判断对后面的题起着导向作用,往往是一对多对,一错多错。
4)阅读理解是考得最多的,所占的比重大(一般都30分左右),分值也大(每题2分到3分)。技巧是阅读的时候拿笔在文中做记号,哪一题的哪个答案在哪里,用笔做标记,来回对照检查,既节约时间又提高准确率,是得高分的好办法。对于What is the best titl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ue?
We can infer from the passage that…这样的题,一定要通领全文,高度概括最后得出结论,否则很容易丢分。
5)阅读理解填词是最让学生们头疼的题。要依照这么几个原则:一是不填没有学过的词(书上没有的),二是所填的词一定要符合上下文,三是要合乎语法规范,四是注意词尾的变化。注意这四点,一般正确率不会很低。
6)书面表达是一个两级分化的题。成绩好的学生喜欢做这道题,成绩差的学生动不了笔。这题也有这么几个原则要遵循:一是要紧扣提示,按要求把提示运用好,二是不要写冗长的句子,简单正确明了就行,三是注意书写干净整洁,书写不工整内容即使很好也不能得高分。
三、模拟题助你上台阶
第三轮主要是紧张的模拟考试与适应性训练阶段,主要目的是适应中考要求,提高应试技巧。本轮侧重培养学生审题解题能力,同时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综合练习和模拟测试,知识考查和能力考查并重,从而使复习达到良性的循环:知识——能力——知识。这个时期,各校各区的模拟题都十分重要,它们集中了教研员和名师们的智慧,题型和内容都捏拿得比较准确,有的甚至猜到了原题。做好模拟题或者临时抱佛脚可以使你的成绩上一个新台阶。
总之,通过上述三轮复习,会使同学们从不同角度得到复习和强化训练,由浅入深,既有点的知识,又有面的综合,使知识系统化,使能力得到提高和加强。祝同学们考出自己的实力,实现自己的理想!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