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福州熟语》教学设计

作者:陈嘉佳  时间:2009/3/9 8:29:3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965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在学习福州熟语的过程中让学生领略“福州方言的文化韵味”。
  2、通过对福州熟语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方言的兴趣,也能更多的掌握这一传统的优美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
  2、利用小组形式进行课下调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加强对本地区文化的认同感。
  2、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难点}】
  在学习熟语的过程中激起学生学习方言的兴趣并从中领略福州方言的文化韵味。
  【教研课题】福州方言文化韵味的体会
  【教具准备】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为了能在一开始上课,就让学生们进入到“福州方言”的文化氛围中,我录制一段福州话的熟语故事,并且在故事的难度和时间上斟酌了很久。太难的怕同学们听不懂,太简单的又觉得不够有意思,最后我选取了“关刀舞到一百零九步”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可能有一些同学听过但是了解得并不具体,而且我将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以内,争取能将同学们的注意力尽快地吸引过来,并引发同学们对方言熟语故事的兴趣。
  二、活动探究
  如果同学们很快进入状态了,我将从导入的故事中引出福州熟语这个概念,并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在这个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将平时知道或者课前收集的熟语都说出来,一起来分析这些熟语使用的场合,并最后归纳出福州熟语的特点。我将分成两个小部分进行:首先由教师说出熟语,学生解说含义;比如,我直接提问一位同学“十八岁会见二十四代”这个熟语是什么意思,有学生回答,如果有不明白的就进行解说。
  第二种方法由教师设置一种情景,让学生说出在这种情景之下,福州人会如何使用熟语使话语生动,并与普通话的表达方式进行比较。比如我会问“福州人在说菜做得太咸了会怎么说呢”有学生回答。这个方式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联系平时生活场景,互相谈论后作答。
  课堂中可能会涉及熟语:
  清明谷雨,寒死老鼠    形容清明谷雨时节,天气非常阴冷。
  凉九熻三              形容春焐秋冻。
  十八岁会见二十四代    形容年轻人在长辈面前不懂装懂。
  鼓山戴帽 水缸穿裙    形容下雨之前鼓山上云雾很多 就像戴着帽子一样 而水缸会返潮就像穿了裙子一样。
  一时韭菜一时葱        形容人善变,让别人捉摸不定。
  暝床下踢毽——平平悬   形容水平差不多,不会高明到哪里去。
  九十九还要问一百      形容是九十九岁的人已经活的很久了可还是要向一百岁的人请教 说明人要学会虚心求教
  无好大 害着细           形容的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和尚头顶橄榄            形容东西放的不稳
  三、归纳小结:
  在前面的环节后,我们可以看到福州熟语的一些特点,这时候引导学生归纳出福州熟语的特点就较为容易了。“形象生动,明快简洁”这个特点应该是学生最容易看出来的;“涵义丰富,耐人寻味”这个特点在听完一些熟语后,也很容易归纳。比较会被学生忽视的应该是第三个特点“押韵上口,流畅反复”,这一点,我会让学生把我们列出的熟语多读几遍,让大家从语言特色去寻找,对于较为熟悉福州话的同学,归纳出三个特点是有能力做到的。
  四、课堂实践
  这是这个课堂最为活跃的时刻,我将请同学们自由组合,请3-4 位同学做一个情景对话,场景人物不作限制。自由发挥 尽可能多的运用上熟语。(以学生的自由发挥为主),最后进行归纳。
  五、回顾欣赏
  再次回顾这堂课学习的福州熟语,让全体学生自由发挥说福州话,最后欣赏福州话与现代歌曲的结合《梦里水乡》以及纯福州话歌曲《现代福州生活》。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