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发言稿

作者:张汝友  时间:2009/3/9 21:45:51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8176

  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著名教育家  苏霍姆林斯基


  校长寄语:教育是一项崇高的事业,是一份沉重的责任。“服务”是我们的宗旨,“育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使命就是培养大批个性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我们始终坚持教学为中心,质量为生命,落实是根本,不断开创学校工作新局面,加快发展,为创建全国名校努力奋斗。

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领导:
  大家上午好!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今天的学校因您而格外温馨,今天的校园因您而更加灿烂。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高一全体师生对各位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理解,更感谢您给予我们最无私、最真诚的支持。你们按时到会的本身就是对学校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是对学校全体老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的最大鼓励和鞭策,是对孩子全面关心的具体表现,是愿做孩子坚强后盾的有力证明。请相信一句话:人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只要有你们的倾力关注,便会有孩子们强大的持续不断的动力!为了孩子一生的幸福,让你们、孩子们、还有我们老师紧紧地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让你们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在稻田这个新起点带着希望上路,放飞他们的梦想!
  高一是一条崭新的起跑线,是求学生涯中又一个新的里程碑,他们即将告别稚气,走向成熟;他们将立足新起点,打造新自我;他们激情洋溢,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三年的拼搏,谁都可以创造奇迹!我们每一位教师也都深知责任重大,都在千方百计把教育学生的工作干好,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说的是我们教师的感情是无私的、高尚的,只有付出不图回报;叶圣陶先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我们教学努力的方向。开学半年以来,全年级师生已经形成了团结向上、合作奋斗的氛围。所以我代表全体教师请家长们放心,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把我们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使学生的学习不断取得进步。
  如果我的学生是蜜蜂,我甘当奉献甜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学生是花朵,我一定做好护花的绿叶;如果我的学生是幼苗,我一定当好称职的园丁;不为让家长感谢,不为让领导赏识,只为孩子们渴求的眼睛,我们用爱播撒希望,用爱浇灌智慧。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愿我们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方纯洁而充满温馨的天空。
  一、班级基本情况与班级管理:
  我们班共有51名同学,其中男同学有30人,女同学有21人;住宿生一共38人,其中男同学有21人住宿,女同学有17人住宿。
  作为学生的语文教师兼班主任,我和他们已经共同度过了四个多月的时光,四个多月来,每一个学生在我们的心中都留着深深的印象:你们的孩子在新泰一中生活学习的各方面取得的优异成绩,是我们新泰一中的光荣,更是你们家长的骄傲。学生在四个多月的学习中取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众所周知,本学年是高中学习生活的奠基年。高考升学又是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们比较关注的热点。基于这一点,从一开学,我们所有的任课老师在学校领导的参与商讨中达成共识,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争取让每一个孩子都顺利的考入理想的大学。
  在良好的纪律的保证下我们班级教育教学秩序井然,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关系融洽,学生生活、学习等各方面都在不断进步。在一种关爱、宽容的环境中,在一种教学相长的氛围里,老师的悉心教育,家长的正确引导,使我们班基本形成了一个有凝聚力,有战斗力的班集体。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自己的班、喜欢自己的老师。今天我可以自豪的说:在学校组织的两次考试中, 我们班一直位居年级前列。在上学期学分认定考试中,全校900以上的同学共73人(80个班),我班3人;全校前1000名,我班17人;全校前2400名,我班34人。学生在成绩进步的同时,其它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为班级争光、为集体争光的荣誉感增强。
  作为班主任,我坚信: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我的指导思想是:一切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出发点,不求一时一刻的荣誉,不求华而不实的虚名,只求学生的成绩和能力能有一点一滴的提高。在学习方面,我从不以成绩论英雄,而是着眼于学生自身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的努力程度。因为我知道:班级管理的对象是学生,而学生是有情感有思想的人。在工作中,我深深的感到我们的学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有个性、有主见。他们接受教育不是被动的,而是有选择的。因此,在班级管中我尊重他们的意愿,尊重他们的人格,把他们当作实实在在的“人”。
  当然,我们的班级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的解决还需要各位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主要是一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学习动力不足,学习的主动性差。个别学生,上课思路不能跟着老师走,发言不够积极,听讲效率不高,课后作业没有真正弄明白,甚至于有抄袭作业的现象。自主活动时间又不能科学高效的安排学习时间,加之自学意识不强,只会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然后无事可干。另外,有个别学生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习上,比如旷课、迟到、乱交朋友等。当然,学习的过程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波折,作为学校,作为班主任,作为课任老师,我们有义务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有针对性的帮助学生真正学会自主学习。如有的学生需要意志,有的需要耐力,有的需要情绪,有的需要方法,有的需要细心。尽管现在还存着这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我们会一直朝这个方向努力。
  二、家庭与学校紧密联手,凝成教育合力,推动学生快速进步发展,保证他们成人、成才、成功。为此,对家长提些期望、请求和要求。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我们家长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怎样把孩子培养成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才,是我们每一个家庭关注的话题,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和研究的课题。我作为一个参加教育工作十多年的教师,谈谈自己的看法,请家长参考。
  1、全面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
  要关注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只是关注考试成绩。不以成绩论英雄。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都要关注。您的子女学习成绩好,并不意味着思想好、能力强,您的子女学习成绩落后,并不意味着思想差、能力低。我一直提倡“学会学习,学会做人”,而且把学会做人放在了教育的首要位置。教育同学们学会珍惜,学会感恩,感激父母,感激师长,感激生活。我们一(49)班的班训也是本着“先成人、后成才”这一理念,把“诚信、守纪”放在前面,把“勤奋、自强”放在后面。评价学生只看成绩单,这是不全面的。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会做人比会读书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现在的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只要人品好,有能力,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在社会上立足,并且成就一番事业。所以,不能把考高分,上大学看成是上学读书的唯一的目标。我们要多关注、多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因为能力的培养、习惯的养成就在过程之中。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大结果——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全方面发展,而不是一次文化考试的结果。
  希望家长抓好子女在家的行为习惯,如良好充足的休息、科学高效的学习、适量的家务劳动等。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对孩子一定要用行为规范去约束他,不能姑息迁就,不能让他只知道向父母索取,而不知道要用好的学习、劳动表现来回报。要他们适当做些家务,力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劳动是教育人的很好的方式,只有劳动,他才懂得来之不易,懂得珍惜。这样既教会了它生活的技能和本领,也培养了他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优良品质。
  2.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良好,并不是指富裕的家庭经济环境。从一出生,家庭环境就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品德的形成。许多成功的教育,家长和孩子的关系是平等的,非常融洽的。俗话说得好,一个优秀的家长,一个好的家庭胜过一所好的学校。有的学生任性、易发脾气、激动、挑吃挑穿、不爱惜东西、生活自理能力差、不合群、不关心他人、妒忌心重、自我为中心、自卑等,都是家庭教育造成的,最有效的解决办法是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
  (1)语言环境。有的家长夫妻关系很随便,相互间说话总是骂骂咧咧,孩子耳濡目染,语言也跟着不文明,这影响他在校的人际关系。孩子犯错误时,不要旧事重提,算老帐,尽量就事论事。要稳定自己的情绪,要冷静,切莫怒不择言,以免产生对立。教育孩子时,同样的话,尽量不要反反复复多次在在孩子面前唠叼。
  (2)学习环境。教孩子认真读书,首先家长应爱读书,多看报。父母喜欢读书看报,追求新知识,这种勤学精神可以影响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可以在学习中找到与孩子交流的共同语言。有的家长要学生好好学习,自己在家里和朋友们打牌,这种情况下学生喜欢看电视、上网、玩游戏,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3)夫妻关系。“没有孩子时,爱与不爱是两个人的事 ;有了孩子后,婚姻就是三个人的事”。在孩子面前夫妻要和睦,最好是要显得亲密。父母关系不和,孩子缺少爱,在校最容易出现早恋现象。我曾偶然发现,班上有个父母离异的男生,不想大家如何在关心支持他的生活和学习,对父母和其他亲人没什么感情,心中好象只有对他们的恨.但是见到本班一个长得漂亮的女生,没认识几天没说过几句话,就开始给人家递纸条,说喜欢人家,请人家跟他做朋友,问人家女孩子喜不喜欢他,对别人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如果我们的孩子看到父母相敬相爱,同时又关心他,他会从中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和温暖,他才会觉得有安全感,才会对生活、学习充满自信心。
  3、给孩子设一个合理的期望值,要从孩子的学习基础出发,从孩子的智力情况出发,也要从孩子发展的潜力出发,考入一本、二本固然可喜可贺,但有的同学能升入专科也是非常成功,从实际出发,不过高估计自己,也别太自卑。三本也是本科,也一样是孩子下一步发展的台阶,专科学历也能继续发展、深造。
  孩子在班里应有追赶的目标,但最主要的是与自己比有无进步。
  要尊重孩子个人的兴趣爱好的选择,有些孩子适于学文就不必扑向理科,有的应学习美术或体育,这也是成功的捷径。
  帮助子女正确确定好在班级和学校中的学习排位,鼓励他们不断超越,要有韧性,不能急躁,有这方面能力的家长要帮助子女分析考试及日常学习情况,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建议做好“四看四帮”。
  ①看学习的整体水平,帮助分析进步或退步原因;
  ②看学科优劣,帮助分析潜力所在和努力方向;
  ③看学习成绩与目标的距离,帮助调整学习方向,树立信心;
  ④看精神面貌,帮助克服心理障碍(尤其过于不自信和自负的),进一步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
  要总体鼓励,重在引导,切忌无形中增大孩子心理压力。
  4.尽量尊重学生的个性。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在这个世界上也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他自身的身心发展过程。近代的教育专家认为:真正成功的教育是让每个学生成为他自己。他有独立的人格,有个性,有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可是,有的家长不注意这一点,自己今生不能实现的理想,要让孩子去实现。自己今生成功的地方,孩子一定也要成功。我们家长要认识到,孩子虽然是我们生的,但是他是另一个人。他不一定和你一样聪明能干,他也没义务去替你实现你过去的理想。如果我们家长想不透这一点,很容易对学生苛求多、失望多,也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因此,我希望大家尊重学生,尊重个性,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
  高中生他们有时自认为是成人了,要自作主张,力图摆脱管束,表现出极大的独立性;他们自尊心强,个人秘密不愿吐露,若不能正确对待,则会导致与家长产生距离;他们常提出许多有关人生目的、人生意义、生活理想等一类对人生深层次的认识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一时尚未解决常感苦恼、迷茫、沮丧和不安。处于青春期的他们逐步萌发对异性的关心、向往和爱慕之情。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个时期我们家长要特别重视正面教育,使他们从正当途径获得这方面的知识,以免学生因为早恋或单恋而严重影响学习。他们看问题易走极端,评价别人也难免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而且,他们对别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和关注,哪怕是一句随便的评价都会引起内心很大反应。对待高中生最好的教育引导方式是民主、平等的朋友式的对话,尽量不再用或少用强迫命令的教育方式,切莫随意训斥,甚至动武。对有些很少受表扬的孩子而言,表扬一句也许可以管三天,批评三句也许只可以管一天。另外不要使用语言暴力,孩子实在不听话也不要口不择言。而是要给孩子一定的自由发展空间,相信孩子,充分调动孩子自身的能动性,把他们引导到健康成长的轨道上来。
  一个成功的父母,应该是子女登天的梯,而不是吊车的臂;是铺路的石,而不是飘飞的云。有句话说得很重:“每个人都有做父母的权利,但未必都有做父母的资格。”请大家记住:对孩子过格的期待会带来孩子的无望;过多的保护会带来孩子的无能;过多的溺爱会带来孩子的无情;过多的干预,会带来孩子的无奈;过多的指责,会带来孩子的仇恨…一句话,过犹不及。应该做到:
  生活上关心多一点;思想上沟通多一点;
  言语上表扬多一点;餐桌上营养多一点;
  房间里笑声多一点;家庭里和睦多一点。
  ……
  这才能让孩子舒心、凝神、聚力,在学业上发展,在做人上成功。
  最后,用一段话与各位家长共勉:我们重视学生的成绩,我们重视学生的成长,我们重视学生的终身,而不仅仅是现在。
  谢谢大家!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