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讨债,而是索命——从“一磅肉”的契约官司看夏洛克的复仇心理
作者:江苏省兴化市海河学校 张树宝 时间:2009/4/15 20:39:19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733
第一阶段,仇恨种子,植根心底。
夏洛克与安东尼奥的矛盾冲突,决不是富人之间的斗气和“游戏”。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怀恨在心,首先有着深刻的时代和阶级根源的。安东尼奥是英国16世纪新兴的资产阶级的代表,他的商业兴旺发达,同时有四艘商船开往世界各地,还有遍布在海外的生意网点。可见他财富之巨,经商有道,他是商业巨子,又是一个人文主义者。他仗义疏财、扶贫济困、重视友情,有着高尚的人格和人生信念。要不是因商船失事而破产,是决不会被夏洛克告上法庭的。夏洛克代表的只是原始资本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形象,已经是一个腐朽没落的阶级了,在历史的发展中他已成为一种反动势力了。两个阶级之间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两个阶级的斗争是你死我活的。其次有着根深蒂固的宗教矛盾,安东尼奥是一个基督教徒,夏洛克是犹太人,而基督教徒把犹太人说成是“异教徒”,看作敌人的,他们之间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再次是有着经济利益的冲突,由于安东尼奥借钱给人不收利息,严重影响了西洛克的高利贷生意,安东尼奥还鄙视夏洛克,曾经当众辱骂过他,辱骂过他的赚钱方式,只要有安东尼奥存在一天,对夏洛克放债敛利生意的威胁就存在一天,所以夏洛克一定要找机会除掉心头之患。这样阶级矛盾、宗教矛盾再加上生意上的竞争,就使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极度仇视,仇恨的种子早就植根于他的心底,在适宜的条件下,这粒种子必然要萌发、生长并企图获得理想的结果。在夏洛克借三千块钱给安东尼奥,便要他立下苛刻的契约时,就已经暗藏了杀机。“只要威尼斯没有他(安东尼奥),生意买卖全凭我一句话了。”夏洛克的这句话道出了他的全部心理动机,抓住机会必欲置之于死地而后快。
第二阶段,磨刀霍霍,索命复仇。
剧作第四场第一幕围绕审理“一磅肉”的契约官司而展开。夏洛克一上场,公爵就劝他“显出你的仁慈恻隐来”,可是在复仇心理驱使下的夏洛克有着“铁石一样的心肠”,在他大段的聪明巧妙、在理不在情的台词之中表现的十分充分。他用“要是我的屋子里有耗子,我高兴出一万块钱叫人把它们赶掉,谁管得了我?……有的人……还有的人……”一连串的比喻说明自己“为什么不愿意接受三千块钱,宁愿拿一块腐烂的臭肉”的理由,当巴萨尼奥提出愿意拿六千块钱还他时,“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都可以分做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明明白白地道出了不是讨债,而是索命的真实意图。他用“你们买了许多奴隶,把他们当着驴狗骡马一样看待”作为类比,并理直气壮地说“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说明了自己“拿这一磅肉”的合理性。这些都充分表达了夏洛克作为一个长期处于受歧视地位的犹太人对安东尼奥等基督教徒、对生意上的竞争对手和敌人的极端仇恨和强烈怨愤,他在强烈的复仇心理驱使下,恨不得立即就将钢刀插入对方的心脏。
鲍西娅假扮律师上场后,首先承认夏洛克的这场官司虽然“打得倒也奇怪,可是按照威尼斯的法律”“是可以成立的”,然后又奉劝夏洛克“应该慈悲一点”,而在奉劝过程中又强调“法庭是执法无私的,只好把那商人宣判定罪了”,夏洛克听了更加坚定“照约执行处罚”的决心,“谁也不能用他的口舌改变我的决心。我现在正等着执行原约。”并竭力赞美鲍西娅是“真的但尼尔再世!聪明的年青法官啊,我真佩服你!”“不愧是法律界的中流砥柱”。鲍西娅叫安东尼奥“把你的胸膛袒露出来”,夏洛克连忙强调“他的胸部”,“靠近心口的所在”,他甚至连称肉的天平都带到法庭上来了。所有这一切全都由一股强烈的复仇心理所驱使,真可谓磨刀霍霍,立等割肉索命复仇。
第三阶段,仇令智昏,落入陷阱。
夏洛克到庭的目的非常明确——割肉索命复仇,因此他完全沉浸在强烈的复仇情绪之中,所有心智全部凝聚在“复仇”二字上,以致他对鲍西娅设下陷阱,并一步步把它引入陷阱竟没有一点儿察觉。鲍西娅引夏洛克入陷阱大致分三步:第一步“劝善”面对气势汹汹的夏洛克,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希望犹太商人心怀“慈悲”,宽恕被告,并劝他“把三倍原数的钱拿去,让我撕了这张约吧”。她知道夏洛克是肯定不会答应的,这就切断了夏洛克的退路,可是夏洛克却全然不知,还觉得胜券在握呢。当调解失败后,审案进入第二步“示法”,按照原告、被告的书面契约,遵循威尼斯的法治原则,鲍西娅明确宣布:夏洛克可以“照约处罚被告”,并强调“谁也没有权力变更既成的法律。”这使夏洛克大受鼓舞,一迭声称赞鲍西娅是“聪明正直的法官”“博学多才的法官”,这又把夏洛克往陷阱边引了一大步,到达了陷阱的边缘,而此刻仇令智昏的夏洛克正得意忘形。就在夏洛克跃跃欲试,准备将仇恨的刀子刺向敌人时,审案进入第三步“斗智”,鲍西娅在充分尊重原被告契约的前提下,突然机智的提出:原告可以按约割取被告一磅肉,但不许流一滴血,不许多割或少割一丝一毫,因为契约上只写着“取一磅肉”,否则就要“抵命”“财产充公”。夏洛克这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掉入了这位“聪明”的法官所设的陷阱。他还想挣扎,企图爬出陷阱“我愿意接受还款;照约上的数目三倍还我”,甚至“单单那回我的本钱”。他哪里知道这位“聪明”的法官早已切断了他的退路,只能给她“绝对的公道”。并宣布他“企图用直接或间接手段谋害公民”,最终落得“财产的半数归受害的一方所有,其余的半数没入国库”,生命“悉听公爵处置”的下场。夏洛克落得如此下场,就因为他对安东尼奥恨之入骨,浑身每一个细胞都充满了强烈的复仇欲望,而且自以为有绝对把握复仇成功,他被这种仇恨心理冲昏了头脑,以致被鲍西娅一步一步引入了陷阱。
总之,夏洛克对安东尼奥早已怀恨在心,想找机会之置于死地,在这场庭审中讨债、要求“执行契约”只不过是借口,是手段,而索命复仇才是他真正的最终目的。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