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镇涛教学理念和方法
作者:不详 时间:2009/4/16 19:49:55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752
1.知识本位教学观
认为语文是一门知识课,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语言、词法、句法、修辞、逻辑知识等),课堂教学时常抽取佐证知识的例子来分析学习。
2.意理本位教学观
认为语文课是传授意理的(意义和道理),包括自然、社会、人生的意理,注重意理的灌输,这种思想容易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哲学课、科普课、自然课等。
3.人文本位教学观
这种教学观如今比较盛行,提倡综合性学习,就是打破语文课的界限,要求个性化学习,学生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注重学生独特体验。
4.方法本位教学观
认为语文课要“授之以渔”,要学习学习语文的方法。
正确的应该是语言本位教学观。
学习语文要学习语言的表达,即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叙事状物。语言承载着思想情感、文化知识,抓住语言就抓住了根本。
语言本位教学观如何操作
1.立足文本,直面语言
阅读性质和任务决定了学习语文要立足文本、直面语言。反对一味地尊重学生独特体验,因为文本的意义不固定,所以有些老师在教学时一味地尊重学生的体验,认为只要说出自己的理解都是正确的,老师不能判断学习答案的是非、优劣。语文课堂上的阅读不同于成人阅读,教材上的课文是范文阅读,课文阅读是有一定的要求和规定的,我们要注重正确的理解的引导,课文的的学习应该是接受性阅读,所以不能不管三七二十一都给予一味地肯定,避免学生在课堂是胡说八道。
课文教学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了解文本写了什么内容,即整体感知,感悟文章的主旨。
第二个层次
了解作者是如何组织内容的,即如何构建课文,如何布局谋篇的,思路如何
第三个层次
品味文章的语言,即作者是如何用语言来表达的。品味语言是可以问学生用比喻有必要吗,不用不行吗等,来体味文章文章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感、情味感等
2.关于相关材料的引进
时代背景、作者经历、相关评论等对学习语言没有直接影响的不引进。
3.关于教学手段的运用
教学中可以恰当地运用一定电教手段,但先进的科技手段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文本阅读。防止因为出示固定的答案而是学生的思维结构凝固化,视听形象代替语言形象,有时直观形象是不如让学生自己去想象的,时间长了会钝化学生对语言的感觉。
4.关于文本内容直观演示
不能滥用。
5.关于导入
组织教学——复习导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
这是一种很早以前外国一教育家提出的一种课堂教育模式。但语文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能力体系,所以复习旧知识并非必要,每一课其实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东西,如果前后没有联系就没有必要复习导入了。
6.关于读写结合
读是吸收,写是输出
语言分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
精萃语言
第二个层次
目标语言
第三个层次
伙伴语言
学生最先学习的应该是伙伴语言
要重视学生的读,语感实践要与语感谢分析相结合。要重视学生的诵读和品读,在诵读中品味情感,在品读中欣赏语言。
口味语言可以采用比较揣摩法
方法可以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联一联、改一改
总之,语文学习不是研究语言,而是学习语言。
课堂教学可以分成四步:感悟——品味——积累——运用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