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绘画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深圳梅山中学 陈柱|  时间:2004/5/10 14:20:0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814
    
  优美的语言往往能激发起美的想象。美的画面又能对文字做形象的诠释。把绘画引入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把课文内容用绘画形象表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我受前辈启发,依样画葫芦进行了一次绘画教学。
  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为例。本段景物层次分明,词语准确生动,字里行间渗透着对百草园的喜爱之情。里面涉及的动植物很多,如: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木莲藤、覆盆子。我们利用绘画,师生共同查阅资料,把这些动植物的形状、特点找出来记下来画出来,既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又扩大了知识面。
  这段要求背诵。在学习时,我对1班和2班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1班用绘画的方法,边讨论边绘画;2班边讨论边想象。从接受效果看,1班的学生对课文理解得非常快,而且课堂气愤异常活跃,而2班的学生表现出的热情不高。再从背诵情况看,学完本段,马上让学生背诵,1班的学生10分钟即琅琅上口,而2班15分钟后仍有不熟练的。1班的学生说:每当背不下去时,头脑就浮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仔细回想,也就很容易背下来了。
  由此看来,将绘画引入课堂,对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习效率,确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