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姓“语”还是“专”?
作者:瓯海二职 蒋念文 时间:2009/5/23 2:29:39 来源:流浪客转发 人气:490
对此,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中职语文教研员朱克老师来我校参加语文组校本研修活动时明确说:“对于‘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提法值得商榷。首先,语文课姓‘语’,应该体现它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第二,据我调查,从学生就业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职业并非就是他们所学的专业。第三,从培养人的角度来看,我们要为孩子的终身学习服务,把语文的知识与能力教给他们而不仅仅是几篇应用文。”
在2008年浙江省职教语文教研大组年会上,华东师大倪文锦教授也曾明确:“从整体上或本质上说,中职语文与普高语文的区别,前者在于应用性,后者在于学术性。但不管是哪类学校,哪个阶段,作为学科属性,语文还是语文,我们说的都是汉语,写的都是汉字,不可能发生本质改变,所以学校语文教育的宗旨都是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许多同志过于强调语文与职业或专业对应,失之机械,可能会闹出笑话。如果搞钢铁的来个钢铁语文,搞纺织的来个纺织语文,搞汽车的来个汽车语文……那就异化了语文。”
于是,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我校开展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合学生专业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主题式研讨之路是走对了。既没有放弃语文性,又注意到融合专业课内容。最近,我校徐丹蓉老师在讲授《神奇的丝瓜》的时候,就结合会展专业的特点,设置了让学生为丝瓜创设广告词的环节,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陈环帆老师在教授《情景口语》,也结合幼师专业的特点,设置了应聘幼儿教师的语言技巧,让学生两两相对,一个扮演园长角色,另一个扮演应聘者角色,生生互动热烈,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这让我想到了很早之前,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上海举行的语文教学研究会所讲的话:如果允许复旦大学单独招生的话,我的意见是第一堂先考语文,考后就判卷子。不合格的,以下的功课就不要考了。语文都不行,别的是学不通的。
这是数学家的话,至今仍让我们倍感振奋:语文课的重要性,就在于他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中职语文课并不会“日薄西山”,只是面临新形势下的挑战。只要我们坚定语文课姓“语”,只要正确处理好语文课与专业课的关系,我们中职语文教师就会感觉到心里踏实,就会坚守自己的语文教学阵地并有所作为。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