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几个禁止,多一些引导——我眼中的学生管理
作者:浙江青田东源中学 吴良丰| 时间:2005/3/6 22:53:2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403
也许你会认为这些公约之类并没有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该张贴还是应张贴的,而并不以为意。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你又错了,至少你忽视了你张贴的内容的背后对孩子们的教育。学校是教人成长的地方,这谁都知道。但你至少也应该知道这张贴的内容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比如说,"禁止学生私自去小河里游泳"。那学生会如何理解呢?也许是不能去游泳;也许是不能单独去游泳等等。结果有些孩子在学校其间永远都不会游泳;也许是有些孩子因为在成人的许可下,结伴去游泳而永远也不会回来了。我们是从事教育工作的,难道我们不能为了同一个目的而换一种方式吗?难道我们不能想得更远一些吗?
我们所面对的都是一些并不十分懂事的孩子。我教的是初中,他们中最大的也只是十七、十八岁的光景。对于许多的事情,他们并不懂得太多。而其他们的身上还有许多是令我们钦佩却又让我们感到麻烦的东西:他们正由少年向青年过渡,心理、生理都处于不断的发展中。看问题常常只是看其表面而涉及不到本质,求知欲特强但却没有明确的目标。任性,冲动,有朝气。有足够的胆量缺少节制,自制能力差,自信心,侥幸心理以及逆反心理都比较强,天真浪漫,精力充沛,兴趣十足,却常常不计事情的后果。等等。正是因为有这些特点,使得他们犯一些事情,也常常会让我们这些成年人感到突然,而又有些棘手。但许多的时候,我们这些成年人只是想着让事情的杜绝,而一厢情愿的制定了一些条令,以此来使他们有所约束。但我们却常常没有顾及他们的身心特点。由此,我们辛辛苦苦制定的自认为可以发挥作用的东西,却常常成了摆设。禁止得越多,事情却发生的越多。
作为一个从事教育的人,我觉得更多的时候理应站在孩子们的位置上去对待他们,去引导他们发展,而不是站自己的立场上。不是说"一切为了孩子的发展"吗?我觉得即便是纪律的颁布也应该注意措辞。因为孩子们不十分懂事,学校也将常常成了他们犯错误的地方。我们应该给他们犯错误的权利,但更应该引导他们去发展。而不是为了怕事情的发生而一厢情愿的去以强力去控制、制止,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今天的老师、家长们常常会因为孩子上网吧、去游泳、私自外出游玩、结交异性朋友等等心烦意乱。在许多人的智囊库中,往往是去限制孩子们进行参与。比如不准进网吧,不准去游泳,外出游玩要有大人陪同等等。他们成了大人们的附属物了。除了失却一些自由外,更可叹的是许多本来应该的能力也随之衰弱下来。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曾试图去花精力改变这种样子。为什么不花点时间和精力去引导孩子们往益处发展呢?
时代日益发展的今天,如果还一味担心孩子上不良网站而限制其行为,后果恐怕就不远了。作为成人,我们为什么不在校园里开放电脑室,组建绿色网吧;为什么不花点时间经常教育孩子如何更好的运用电脑呢?一样的方法,为什么我们不主动的、大范围的开设如游泳之类的课程呢?孩子们把技能都掌握了,还有什么好担心的呢?别忘记这也是人类的生存本领之一啊!为了培养他们的胆量,克服困难信心,我们是不是可以经常性的带着孩子们去经历更多的苦难,比如爬山、野营之类的。为了让他们生活的更融洽,让他们掌握适当的交际技巧,与别人更好的相处,我们是不是可以引导他们走出自我的空间呢?如此这些等等。因为怕,因为担心而极端的去限制,是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更应该发现事情有利的方面,积极的引导,发挥教育的本来功能。我觉得不但能让事情的发生频率更小一些,或许能让我们,让孩子们都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我们是教育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