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黔之驴》与《狼》的异曲同工之妙
作者:江苏省海安县雅周镇初级中学 万燕| 时间:2005/3/12 22:32:3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384
《狼》中,作者描写了屠夫的动作、心理变化状态:首先,屠夫"投"、"复投"骨给狼,表现了其"惧"狼的心理;其次,屠夫又"顾"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写出了屠夫此时,"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从而准备"御狼";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两只狼使阴谋诡计,打算前后攻击,出现了"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的状况。屠夫当机立断,"暴起""劈"狼头,"毙"狼;临行,看到柴草堆后,另一只狼"洞其中",屠夫便"断其股",也"毙"了这只狼。从屠夫的"投"至"奔""弛""持"再到"劈""毙"的动作描写,展示了屠夫从"惧"到"窘""恐"到"御狼"的心理状态。
《黔之驴》一文,则以虎的"蔽""窥""远遁"的动作描写来展示其"以为神""慭慭然""大骇"的"惧驴"心理;久而久之,虎"稍近益狎""荡倚冲冒",如此动作得出结论,"技止此耳!":识驴;最终,虎展开反击,"断其喉""尽其肉",结束了这场虎驴之争,也可以说是一场机智与愚蠢(后来成为驴的代名词)的斗争。
而"屠夫"和"狼"的这场恶战,不也是正义与邪恶,揭露狡诈,铲除异凶的斗争吗?所以,从主题思想上,这两篇也颇有相似之处。
比较这两篇文言文,我们也不妨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是现代文,或文言文,学习时,注意"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可使知识融会贯通,增添学习的乐趣。
(邮编:226641)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