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斟低唱话离别

作者:枝江市实验中学 武月娇|  时间:2005/3/12 23:54:1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545
  离别,始终是古代诗人吟唱不尽的旋律:"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可谓"说尽故人离别情"。它们或凄婉哀怨,或低徊缠绵,或含蓄蕴藉,或慷慨激昂。从哀宛的低音到激昂的高音细细品味,我们可以梳理出离别诗摇曳多恣的离别情。
  一.大提琴的悲愤-----生离死别,大悲大痛。
  当经历人生巨大挫折时,此时的离别之情尤如大提琴之音沉如重锤,是大伤大悲大愤大痛的"永世之别",是撕心裂肺的惨痛。
  如: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离别永无会,执手将何时?王其爱玉体,俱享黄发期。收泪即长路,援笔从此辞!" 这首诗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由于王室政权斗争,曹植几乎丢掉性命,同胞兄弟曹彰暴死,后又与另一兄弟白马王彪被迫分离。在诗中他将重逢订在毫无希望的垂垂暮年,其哀痛之情可想而知。
  又如蔡琰《悲愤诗》:"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阿母常在侧,今何更不慈?我尚未成人,祭何不顾思'!闻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战乱使蔡琰流落南匈奴十二年,生二子,受尽屈辱却又要与亲生骨肉生生离别,有哪一位母亲能承受这种巨大的哀痛呢?
  二.二胡的哀怨----凄婉悲伤,缠绵悱恻。
  这种别离凄凄惨惨凄凄,似乎总在雨中,或者天气阴沉,有萧瑟的风,能听到悲悲切切的哭声,仿佛二胡如泣如诉。它没有痛彻肺腑的巨痛,却也黯然伤神,哀怨无尽。
  如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浩荡的春风似乎已失去了往日的气力,而曾万紫千红赏心悦目的花儿,也都已经凋零,仿佛东风和落花也在为诗人的离别而惆怅,伤怀。
  又如柳永的《雨铃霖》:"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蔼沉沉楚天阔"。离别时,彼此紧握着手相望,眼中都流下泪来,千言万语都哽在喉中,竟然说不出半句话,滔滔江水笼罩在黑暗的雾中。愁苦的容态透露出内心的凄恻,痛苦感伤的氛围笼罩全诗!
  又如王实甫的《西厢记》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营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三.洞箫的惆怅。------依依惜别, 含蓄蕴藉。
  这种离别的调子很优柔舒缓,婉曲,显得情韵悠长,尤如洞箫余音缭缭,回味无穷。但它没有悲凄的柔肠百转,只是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如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  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不说朋友远去的悲伤,也不说分别的难舍,而是用远方没有像我们这样亲密的朋友的感叹来抒写胸臆,别情就显得更加含蓄委婉、浓郁深沉了。
  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山回路转不见群,雪上空留马行处"。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如李白《送友人》:"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诗人与友人马上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似乎懂得主人心情,不愿脱离同伴,临别时禁不住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情意,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作者借景衬别,对灵澈的深厚情意通过纯朴秀美闲淡的景物表现出来。情见言外。
  四.马头琴的铿锵------慷慨大度,直面离别这是壮士知己的潇洒别离,有一点沧凉,却豪放豁达,有时自展胸怀,明高洁以寄意,有时勉励友人,振精神以拼搏,意境阔大,全无萧瑟悲凉气。
  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诗中用一个巧妙的互相映衬的比喻,来形容一种纯洁完美的品格既是对谗毁的蔑视,又是对自身洁白无瑕品质的自誉,更塑造出孤介傲岸的自我形象。
  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后两句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全诗一扫离情别绪,他劝勉友人虽然天各一方,只要朋友知心,保持着真挚的友情,就好像近在咫尺。最后劝慰友人不要作儿女之态,语壮而情深,这就会使人心胸开阔,奋发向上。全诗情调高昂,气象开阔。。
  每一首离别诗都是一段可以弹奏的音乐,用理想的乐器奏响,就会感受到古代立体的离别情,不仅有桃花潭水凄凄长亭,也有酒酣长歌潇洒握别。用音乐去倾听离别,感受离别。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