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应加强写字教学

作者:尚武|  时间:2005/3/13 11:11:2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472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人类由原始进入文明的标志,也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每个字或词都传达着不同于别的字或词的信息,都有规范的写法。因此,要准确地表情达意,就要讲究写字用字的规范化。同时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社会交际功能,首先就体现在汉字的书写上。从某种意义上说,"字如其人",透过字迹,往往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学习习惯、为人秉性、做事态度等。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更是掌握计算机语言的必要前提,因为读错、写错汉字,就会被电脑无情的拒之门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明确规定了初中阶段(7-9年级)的写字要求:"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摩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近几年,许多地方的中考或县级以上的统一考试的语文试题中也注重了对写字的考查,有关书写的分一般在5分左右。在作文的"评分标准"中也特别指出:如果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可另得书写分等。这些有关书写的具体要求及相关的考题设计无疑给我们透露出这样的一个信息--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应加强写字教学。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重视了学生的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常常忽视了写字指导,导致一些学生使用文字不规范,书写水平较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没有掌握汉字书写的最基本常识,笔画、笔顺弄不清楚,无论作业还是考试书写潦草,字迹难辨;二是书写错别字较多,对于一些常用汉字的形、音、义不能正确地掌握,在各种书写材料中频繁地出现错别字;三是随意简化汉字、生造汉字等。这种种现象,既显示出学生语文功底较浅,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教师重视程度不够,未能落实有关书写的教学要求,学生写字能力没有得到严格训练。因此,要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实现使用文字的规范化,关键是改进和加强语文课的写字教学。
    首先,教师要加强学生写字的指导。可利用一些习字教材,安排一定的时间传授写字的基本知识,加强基础训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笔画、笔顺、结构,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力求书写工整、规范。在加强写字教学基础上,开展课外活动,吸收书法爱好者参加,定期进行书法练习和书法展览,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的各种书面作业(特别是作文)及各种试卷的书写严格要求,强调学生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清楚。力求美观,行款要整齐,卷面要干净。对于学生在书写中出现的问题包括错别字要及时纠正。在语文考试中也对书写的好坏进行评定,好的加分,差的扣分,以此引起师生重视。此外,教师提高自身水平对加强和搞好写字教学也非常重要。教师上课的板书,作业批改都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的"三笔字"要对学生起表率作用。
    语文教育家叶圣淘先生在《学习语文要练基本功》一文中指出:字要写得正确,一笔一画都写得明白,还要写得熟练。"把字写得正确、熟练,这就是基本功。"义务教育阶段,练好写字基本功,对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对提高全民素养都有重要作用,写字教学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初中语文课一定要重视写字教学,要加强训练,严格要求,使学生扎实打好这项基本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