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阅读能力提升策略

作者:唐山市开滦二中高一语文组 张金波  时间:2009/10/18 20:43:00  来源:zjb197406原创  人气:5547
  随着语文阅读分值的比例逐年上升,阅读在中考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阅读难度的加大,正是中考成绩拉开差距的地方。阅读理解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基础,语文学习,阅读为重。但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有的放矢,即找到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一、常见问题:
  每一次的试卷分析,阅读理解题总是学生失分最高的部分,是学生语文能力中的薄弱环节。日常的周周练、月考等测评,我们发现学生在阅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日常词语积累不足。阅读题中的基础知识部分失分高,如看拼音写汉字题得分率低,“舀”、“诘”日常使用频率不高,学生对之生疏。又如对文本中词语确切含义的理解欠精准,答题往往不够理想。
  2.审题能力薄弱,理解分析能力差。主要表现在解题时容易脱离阅读文本,不能从文章整体来感受领悟。学生的思考常常浮于表面,回答或以偏概全,或归纳不全,或认知错误。这类题目的思考其实是建立在对全篇内容与感情的理解上的,而学生欠缺的就是对于文本的“沉浸”,因而在阐述时就难以说到点子上,辞不达意。
  二、改进措施:
  提升阅读能力,需要“量”与“质”并重。一定“量”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质”的提升则需要我们全身心的投入,要思考,要总结。
  1、读思结合,注重感悟。
  “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与运用。”“语文学习具有情感体验与感悟的特点。”“《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从一件往事,感悟到一个人生哲理,成为一笔财富,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生活中要有感悟,要善于从事件中悟到道理。善于感悟能使人变得聪明起来。”总之,语文阅读离不开感悟。平时,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对文中的优美词句、精彩段落、好的结构写法等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品评赏析,在品赏过程中,进行“反刍”式的咀嚼阅读,这样,我们在知道文章写什么的基础上,又上升到了更深层的思考:作者“怎样写”,“为什么这样写”。通过这样的训练,我们可以更好感悟语言的表达方法规律,更好地提高文本的阅读质量,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而且,在潜意识里对遣词造句要反复推敲的重要性也能有所认识。
  2、拓展阅读,锤炼能力。
  当然,阅读能力的形成必须依赖较宽的阅读面,仅靠课本上的几十篇文章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拓展阅读也应引起重视。《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中学生阅读作了具体明确的规定:“7—9年级要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读两三部名著。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学常识;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作出自己的评价。”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相当的比重。确实,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能开阔视野,增长见识,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进而提高写作能力,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一是在课堂内按照老师的安排有计划地安排精读;二是搞好课外阅览,对学校的图书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扩大阅读量;提倡利用相对较空闲的双休日多开展课外阅读,看“闲书”、“杂书”,借此拓宽语文知识面、提高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3、加强实践,提炼方法。
  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是“顺藤摸瓜”——在原文中找线索,找答案。比如,整体感知类的题目,常常要求学生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或者“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等问题。做此类题,答题时应从三个方面来考虑:一看标题,二看开头、结尾,三找议论、抒情的语句。这些常用的方法和思路一定要学生熟记于心。再比如,学生们认为最难回答的“理解句子含义及作用”这一类题目,我们可这样作答:先观察句子的特点及位置,分析其在表意和结构上的作用;结合语境,抓住句子表达时最关键的词语,指出其语境意。此类题目考查的大多是那些在文章表达中起关键作用的语句,或是一些运用比喻、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所以分析把握句子的特点是做好此类题目的要诀。
  提升阅读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贵在坚持。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是平时阅读训练的核心目标。只要有恒心,有细心,提升阅读能力就肯定有希望。

文章评论

共有 3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 111 于11-26 10:19发表评论: 第3楼
  • 不素很现实。。
  • 我爱香格里拉 于10-19 20:02发表评论: 第2楼
  • 看了,确实受启发,多谢!
  • A.rron补丁 于06-19 10:04发表评论: 第1楼
  • 我是初一的,从上学到现在,每次考试都在阅读理解上扣很多分。
    你的话让我很有启发,我回按照你说的去做的。
    你说的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