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着一字、字字含情的《祭妹文》

作者:xczg|  时间:2005/3/15 20:40:1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977

 

    袁枚的《祭妹文》是我国文学史上哀祭散文的珍品。近代评论家将它与韩愈的《祭十二郎文》、欧阳修的《陇冈阡表》相提并论,不为过分。文章通过对作者与亡妹童年以及成长后的许多生活琐事的叙述,表现了对亡妹的深挚悼念之情。文章质朴清新,其抒情艺术更是出于自然,不着痕迹。
    一是叙事中抒情。作者叙述童年与亡妹一起捉蟋蟀时,亡妹是 “奋臂出其间”;一起温《缁衣》时则是“两童子音琅琅然”,连先生也“不觉莞尔,连呼则则”;就是这样的欢乐往事才一开始,就立即被无情的现实拉回,而深深地陷入无法排遣的悲痛思念中,正是这种以乐衬悲的叙事手法,通过对作者兄妹之间的亲密情谊的叙述,更增添了作者对亡妹的无限怀念之情。
    二是描写中抒情。作者在交待了对亡妹的安葬之后,紧接着描写了其墓地的环境。“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在这里不仅渲染了凄切悲凉的气氛,而且通过对亡妹逝后所处环境的描写,表达对亡妹的关心,在关心中自然流露出对亡妹的深挚哀悼之情。
    三是叙事中描写抒情。文章最后一段“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既叙述了祭祀结束时情景,又描写了当时的环境氛围,而且在叙事描写中渗透着作者无尽的悼念之情。叙事、描写、抒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为抒情服务。
    不仅如此,文章中作者往往难以抑制自已的哀痛之情,多次直抒胸臆,表达对亡妹的怀念之情。如第六段在写到“四支犹温,一目未瞑”时已是一字一泪,而末尾“然则抱此无涯之撼,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则更是呼天抢地直抒性情之言。又如第七段“汝死我葬,我死谁埋”等处,均是痛极而鸣咽的语言,叫谁听了也不能不鼻为之酸。
    总之,本文采用 直接和间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悼念亡妹的深情。无论叙事、描写、抒情,皆不着一情字,但字字皆泪,如泣如诉,情含其中,令人情动神伤。这就是袁枚抒情技巧的高超之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