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实录性新闻的特点
作者:佚名 时间:2009/10/26 16:00:02 来源:jiqingliuyue 转发 人气:699
一、清晰的可视性
实录性新闻突出表现在“目击”和“视觉”中,它必须写出特定的现场氛围。这就要求记者应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在采访现场要善于捕捉精彩的镜头、典型的场面,并给予形象的再现。如文中写到:“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25任港督的庭院”,“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等等。这些简洁的笔法,为读者勾勒出一个个逼真的场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新闻具有清晰的可视性。自然流于记者笔端的这些文字,似乎有着色彩浓烈的油画效果,让读者读后犹如醇厚的美酒,回味无穷,并加深了对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性事件意义的理解。
二、生动的可听性
实录性新闻要再现特定的场景,特定的形象,离不开生动形象的语言,离不开各种音响。富有个性化的语言,形象感强的环境音响,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听性。文中所写“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等等这些描述,仿佛清风徐来,给人以流畅自然的感觉,好像亲临新闻事实发生的现场,听到降旗声、下雨声、讲话声和升旗的乐曲声,从而受到强烈的感染。
三、清新而又富于动感
为增强可读性,实录性新闻应避免令人生厌的套话或可有可无的废话,那些实在、具体的新闻事实,都要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此文就很好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并没有直接出面说什么,而是运用捕捉到的镜头,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表达香港回归的划时代意义。作者巧妙地在文中穿插新闻背景材料,并运用对比手法,在看似静态的叙述中注入动态的信息。如文中写的“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沧桑巨变之感,耐人寻味。
四、鲜明的色彩感
实录性新闻善于通过色彩的描绘增强真实感和可读性。如文中所写的“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广场上灯光渐暗”“绿树丛中”“白色建筑”“南海的夜幕”“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五星红旗”等等,这些多彩交错的画面,给读者以色彩明快的深刻印象。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