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生道路上多一种可能的选择——读《有只鸽子叫红唇儿》有感

作者:其其|  时间:2005/3/26 20:42:1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2047

  “早春的阳光下,化了的雪水积成一个个水洼。水洼中映照着的天空特别蓝,你不觉得吗?一群鸽子,带着风哨,呜呜地从头顶上飞过,在蓝天下盘旋着,仿佛是受了春天气息的感染,飞得特别活跃,特别欢快。领头的那只红唇儿,你看它那么利落地剪动着翅膀,象一只回旋的箭,在屋顶上空划了道弧线。成群的鸽子便紧跟着它去了,呼呼地拍动着翅膀,它又飞过来了,可往高处去了,昂着头,仿佛就知道别的鸟儿是追不上它的,多骄傲的精灵!风哨声远去了,蓝天中只现出闪动着的一些灰色的斑点,你能分辨得出哪一只是你心爱的红唇儿吗?”(选自《有只鸽子叫红唇儿》)
  我看到这一段特别的骄傲,心情舒畅。仿佛主人翁并没有去世,他的一生执着,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过,迷惘过,盲从过,反思过,醒悟过。谁能说他的理想没有实现呢?人的一生就是这样:有遗憾、有追求,充实。在读书时,无忧无虑的日子,我害怕走入社会被涂染上颜色。最近的一天,我走在街上,忽然觉得自己应该感谢父母,将我带到这个世界上,让我接受各种各样的事情和情感。正是这些色彩让我觉得人生是绚烂的,如果是一种色调,可能就象中国有八大菜系,没有品尝过一些特色,是一种遗憾;可能就象中国有这么大,没有各处走走,是一种惋惜。
  这部小说是六个孩子的心灵成长史,无论他们接受了怎样时代的考验,他们在一点一点认识生存的世界,寻找和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都是很努力的活着,并且在寻找着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所以我觉得即使读者没有和这篇小说同样的境遇,但是可能采取的生活方式或是面对困难的态度应该可以共通的。托尔斯泰说:人类被赋予了一项工作,就是精神的成长。
  这本书原本是我们教师在初一时推荐给学生看的,可能学生不会去看,也有它的合理性,书中的时代背景隔我们太远,他们不会感同身受。放假回来后,我专门把书借给学生看,学生在还书的时候,也没有反映。这些好象都是无用功。
  下面我讲一段和学生交流本书的过程。
  我将书借给了班上一位成绩名列前茅的学生。我觉得他在我的语文课上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和同桌有时说笑。我想他既然有这么好的基础,为什么不去更上一层楼,做更有意义的事呢?他笑咪咪地回答:“我听了课。在小学时,我语文成绩就不好。”这句话几乎成了他的口头禅,甚至我想可能会变成一种不良学习习惯的借口。我当时鼓励他,表扬他,对他寄予希望,让他明白对语文的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这位学生是很懂事,有自己目标的孩子。在老师的劝导之下,他是能够按要求去做,但是他是否真的能领悟——一个老师对学生已有知识财富的珍惜,不想失去的情感呢?我在《有只鸽子叫红唇儿》书上划下了这些话:“我觉得我的秉性并不适于搞科学。我醒悟到我爱春天,爱生命的气息,爱生活胜过于书本和那些抽象的思维逻辑。” 眉批:“面对人生的道路选择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原本立志做科学家的少年在高考前的几个月毅然决定改学文学,学艺术。这是要多大的勇气和意志。我们更多的是感受到生命的激情,心灵的悸动。”困难是可以战胜的,没有去尝试怎么知道行不通呢?
  我希望这位学生能向主人翁快快学习。快快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是班上的尖子,参加过市里各种数学竞赛,所谓的“天才”。在学生的周记本上出现了隐约对某同学有好感的情絮。我在《有》书上划下“好象总也没有时间去考虑,在这上面耗费更多的精力。我总是匆匆忙忙地生活,生怕浪费一丁点时间。”“这只不过是少年时一种憧憬,并不是真正的爱情。”眉批:“这两位少年会就墨水瓶子的颜色进行争论,并‘杜撰’了一个哲学——不可知论。”这种对科学的热情,对未知的好奇,希望我们被深深地吸引。
  由于作者的表述方式较为新锐,一般层次的学生读这本书存在问题,但是也可以先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断章取义,也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提倡学生尝试吧,就象“刘姥姥进大观园”,如果不走进去,永远不知道富人家的阔气原来是靠象牙筷子又重又滑来装饰的,富人掌握时间原来已有一种希奇的玩意儿叫做钟,还会自己发出声音。别人的人生感悟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会有共鸣,可能不是现在,作为一种文学和人生的积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有》主人翁也是在一个懵懂的年龄,在现实生活的教育下,一步步认识周围的世界,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别人的生活方式也是自己选择生活的一种参考。可能我们的学生更多处在象牙塔中,没有经历过属于他们上一代的“风吹雨打”,可能永远也不会经历了,但是他们这一代也有自己的欢乐和烦恼,形成了自己的世界圈和气候群。每代人之间都会有类似的地方。否则,毛泽东就不会在枕边放《资自通鉴》,朱熔基就不会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前人的思想就作为自己文化的积淀,在人生道路上多一种可能的选择吧。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