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活动是语文学习的清澈水源

作者:佚名  时间:2010/5/15 18:12:29  来源:李里1992 转发  人气:527
  现代语文教学是为了培养创造性人才,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者的统一,为了摆脱语文教学中脱离现实生活,封闭僵化的状况。通过时事点评,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观察力、理解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深入思考和感受能力,让学生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能扩张学生语文学习的生命力。
  一、具体做法
  1.授课
  (1)精选范文,点拨方法
  ①掌握时事点评的基本结构:
  前一部分概述新闻事实,后一部分对新闻事实加以点评,或对事件本身直接发表看法,或揭示事实所具有的普遍意义。
  ②通过对比,加深理解时评写作:(与材料作文比较)
  ③总结方法 ,在实践中写好时评
  归因法
  溯源法
  算帐法
  比较法
  高瞻远瞩法
  (2)结合学生实际,指导学生选择点评内容
  时评的文体特征:据实而评(实事型)、应时而作(时效性)、凭理而断(评析性)
  一是,所选新闻贴近自己的生活,适合自我的认识水平,有话可说;
  二是,选择那些热点新闻,使自己有话想说;
  三是,选择那些本身包含有更多评论点的新闻,让自己能有更多、更妙的话可说。
  (3)强化人际互动,使学生主动参与点评活动
  ①临时改变座位编排形式。
  ②成立合作学习小组
  2.时评写练(每周写作练习中要求有一则是时事评论的内容)
  开学第三周开始先布置学生自主阅读必修4的时评文章,教师在阅读课中讲授时评写作知识后就要求学生每周至少写一篇时事评论的习作。
  3.学生互相修改时评习作
  4.课堂开展热点时事讨论活动(作为语文综合活动展开)
  二、成效分析——时评的阅读与写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1.关注新闻所积累的大量信息,激活了学生思维由单一变多维。
  2.学习时事新闻清新鲜活的文风,克服了作文中的“学生腔”。
  3.像时事新闻那样用事实说话,用典型事例去记、去议,找到了充实作文内容的源头。
  附学生的时评练习:
  (一)
  事例:
  在为玉树地震的受难同胞筹款赈灾的活动中,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为帮助玉树人民在废墟中重建新家园、为鼓励我们受难的兄弟姐妹在痛苦中开创新生活,我们用行动证明着我们炎黄子孙的血肉亲情。曹德旺、曹晖个人捐款1亿元,大连万达集团捐款1亿元,加多宝集团捐款1.1亿元,中国泛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捐款1亿元,广州市慈善会捐款7000万元,央电视台捐款5000万元……
  时评:
  “国难兴邦”,中国人在危难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凝聚力是如此地令人感动。每一次捐款,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捐款的数额,更多的还是这份心意下的同一个名字——中国人。一亿也好,七千万也好,几千几百几十几块都好,人们都毫不吝啬地奉献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帮助。当我们看到小学生们拿出积攒了几个月的零花钱时,当我们看到卖艺为生的老爷爷三次掏出自己的生活费时,我们感动这每分每毫里所蕴涵的中国精神。汶川在一分分中重建,玉树在一毫毫中重生,我们炎黄子孙在一点点中走向光明。
  教师点评:
  学生写时评的过程是一个观察社会、关心社会、思考社会的一个过程。在为玉树灾区捐款的社会活动中,学生所看到的不仅仅是这些款项中的数额,无论是多还是少,学生能感受到的是中国人在灾难面前所体现出来的勇敢、团结和坚强。一分钱一分钱的积累,累积出来的是中国人的精神。这是时评中的一种算账法,积少成多,从一点一滴做起,玉树可以重建,中国可以再创奇迹!
  (二)
  新闻概括:
  波兰总统灵柩回归
  选自:新快报   记者:唐佩阳
  近日,因飞机失事而死亡的波兰总统及政要们,今日终于回到他们的祖国——波兰了。事件真相令人疑惑,波兰谣言四起,而俄罗斯当局也派人调查这起事件。
  时评:
  近日,所罗门7.1地震,泰国暴乱升级,波兰总统逝世等等天灾人祸,仿佛是世界末日的前兆,这种情绪蔓延得很快。其实预言,不过就像一个无聊的小孩,随便向空中扔一块石头,运气地,打落了一只鸟。而大人却无知地认为那孩子是一个射击高手,便要求他去打猎,其实那小孩,也不过是碰运气而已。
  记得某个作家说过:“何必为2012恐慌,我们人类可以做的,只有是相信这个哺育我们上亿年的星球,微笑地面对,期待未来……”活在当下,珍惜拥有,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教师点评:
  角度独特,切入点相当新颖,从近期发生的多起事件造成的整体影响谈。高屋建瓴,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