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一语文教学的几点设想

作者:臧铭勋  时间:2010/9/10 8:37:05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1231
  高一是高中三年的起始年级,又是从初中到高中的转折时期。初中语文学习和高中语文学习有很大不同,因此高一的语文教学就显得相当重要。可以说,如果抓好了高一的语文教学,那么高二、高三的语文教学就会感到非常轻松。下面就高一语文教学谈几点设想。
  一、关于学生
  在高一阶段,要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累和训练,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要注重学习习惯(预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领悟的习惯、阅读动笔的习惯、写日记周记的习惯、书写清楚的习惯等)的培养。
  二、关于教师
  1.教师要把上面“三注重”作为高一语文教学的重点来抓。
  2.教师要切实转变观念,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讨论探究深层问题。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点拨者、引领者。建议采用以下教学模式:导入新课(简介背景)      学生谈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就学生谈到的问题进行点拨       教师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录像       教师就学生没有谈到的方面设计问题,学生谈论       总结和扩展延伸
  3.高一年级主要讲授必修一至必修四。教师对教材要大胆地删选,兼顾各类文体的文章,量不在多,讲就要讲深讲透,并扩展延伸,达到以一道题解决一类题的效果。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把你认为上得很成功的课型写下来,供大家参考与学习。
  4.整个语文教和学的内容包括讲授课本,课后作业(预习和双基训练),课外阅读(包括名著阅读),课外活动(包括课前五分钟演讲、一学期两次次的小报评比、知识竞赛等)等。
  5.要求学生准备几个本子:基础知识积累本、纠错本、日记或周记本、摘抄本、名著阅读本。
  三、关于作业
  作业每天必有,30分钟左右。或预习新课(要有具体要求,要求越简单越仔细越好。哪怕是让学生读一遍课文,让学生查字词,包括注音、形、义,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作品情况,阅读该作者的一些作品,并作必要的复制粘贴,整理成“摘抄”笔记,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看课后思考练习,最好让学生提出问题,也允许他抄一个他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让他们带着问题上课。每位同学必须备本现代汉语字典,成语字典),或双基训练,双基训练原则上一周两次。每天必须练20个字,每人必须有字帖。早读课一周安排一次专项阅读,包括字音、成语、名句、古诗词、古文、美文、写作素材等。
  四、关于课外阅读
  1.课外阅读包括自由阅读和名著阅读。自由阅读,每周一次,或组织到图书馆阅读,或在教室阅读,要求学生要摘抄,要写点评。点评的篇幅可长可短,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一段话。点评的内容可以是你摘抄的理由,也可以是对文段的字、词、句、写作特色的品评。读书的目录,教师可以推荐《新课标》中学生必读的书本,也可以是经典的散文,时尚的杂志如《读者》、《文萃》、《意林》、《格言》等。每周安排一次读书交流会或阅读欣赏课。《阅读年选》要有计划安排阅读和写读书笔记,每月各班上交一篇读书征文,参加靖江市的评比。
  2.名著阅读。名著就是考纲中要求的十部名著。高一上学期重点是《红楼梦》,每天一回,做好笔记(包括回目、故事梗概),每天检查,星期天交流。国庆长假阅读《边城》,寒假阅读《家》。高一下学期重点阅读《三国演义》,也是每天一回,做好笔记(包括回目、故事梗概),每天检查,星期天交流。每一学期开设两次名著讲座。每学期举办一次读书才能展示会。中考后就着手准备。包括评论佳作和戏剧表演。
  五、关于作文
  1.建议学生每天写日记,每周六必须写周记,500字以上。可以全班同学一起来搞一个“统一练笔”,就是写《接力日记》,即以学号为顺序,每天由一位同学写一篇日记,晚自修时把《接力日记簿》放到讲台上,由同学们传阅。晚自修结束前半小时传给下一位同学。这样,大家的“日记”——其实也就是练笔——就在传阅中起到了一个让同学们的写作经验相互交流的作用。
  2.课堂作文训练,每两周一次大作,主要训练记叙文。开学第一次作文,学生自由写作,教师可以提供几个题目供学生选择,目的主要是摸底,看看学生的作文是一个什么状况。然后按序列训练。
  3.作文批改把教师改和学生改相结合。要注重评讲,从本班学生中挑选几篇作文组织学生点评。每次作文要挑选出优秀作文,或印刷,或张贴。
  六、关于语文活动
  高一第一学期语文活动包括:
  1.课前五分钟语文活动。在每节语文课的开始。中考前自我介绍,包括姓名、姓名的来列含义,自己的性格,体现性格的故事。中考后每人讲一则成语故事。
  2.办班级小报。让每个学生主办一份作文手抄报,共出两期,一期为精彩描写片断专刊,另一期主要发表自己满意的的作品。在规定的时间(第一期在10月底,第二期在12月底)由学生自己展出。每期小报评选评讲过后都要装订结集,学生可经常翻看。
  3.对联的写作。 可自创,也可挑选现成的;可硬笔书写,最好用毛笔写在大红纸上。选择好的展出。
  高一第二学期语文活动包括:
  1. 课前五分钟语文活动。在每节语文课的开始。中考前讲“我最喜欢的一
  句名言”;中考后讲好书介绍。学生每人向大家介绍一本自己喜欢的书。什么书,写的是什么内容,喜欢或推荐的理由。
  2.手抄报评比。共出一期,或为名家散文品鉴与交流,或为微型小说品鉴与交流。在规定的时间(5月底)由学生自己展出。每期小报评选评讲过后都要装订结集,学生可经常翻看。
  3.硬笔书法比赛。这对卷面书写大有好处。时间不必长,字数不必多。
  4.语文知识竞赛。每班选派5名同学参赛,根据5名同学的总分决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七、附:自主性课堂教学的几种模式
  1.“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课堂运行机制,其中“自学指导”、“互动策略”、“展示方案”三大课堂核心元素的设计,将自主、合作、探究的课改理念化为高效课堂的实际生产力;自研课、展示课、训练课、培辅课、反思课等五种课型架构成“五环大课堂”。
  “三模五环六度”模式在操作上,“结构”和“方法”是两大原点。
  “三模”是指“定向导学、互动展示、当堂反馈”三大导学模块;“五环”是指导学流程中要经历“自研自探——合作探究——展示提升——质疑评价——总结归纳”五大环节;“六度”是要求教师导学设计及课堂操作过程中要重视学习目标的准确度、自学指导的明晰度、合作学习的有效度、展示提升的精彩度、拓展延伸的合适度、当堂反馈的有效度。
  2.“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在操作上主要包含了四个模块:自学、交流、反馈、巩固拓展。
  课堂划分为三个模块:预习、展示、测评。课堂三模块大致按照时间划分为:15(分钟)+25(分钟)+5(分钟)。
  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合作单位,每间教室分为9个小组。每个小组依据好、较好、一般三个层次组合,每组6到8人,设立小组长和副组长两名。
  预习课围绕的学习目标叫“课堂指南”,“课堂指南”主要由五部分构成:一是学习目标;二是重点、难点;三是学习过程;四是当堂测评;五是拓展提升。
  3.“自学•交流”学习模式
  从提前一天将“学案”发放给学生,新知学校即开始了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把原属于学生的思维权利通过“自学”还给学生,通过“交流”表达自我的权利。
  新知对学生的自学有三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完成学案上老师预设的问题,了解学习文本需要掌握的知识、考查的技能等;二是要对学案中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对未涉及到的问题要进行补充,丰富完善;三是敢于否定书本中既成的事实和结论,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结论。导学案一般要在难度、内容和形式上设计分为ABCD四个级别:A级为“识记类内容”,要求学生在课前时间必须解决;B级为“理解级”,要求学生能把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和生活挂钩,形成融会贯通的衔接;C级为“应用类”,学以致用,能解决例题和习题;D级为“拓展级”,要求学生能把知识、经验和社会以及最新科研成果挂钩。
  这种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