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毛病
作者:范玉柱 时间:2010/9/13 20:48:42 来源:fyz1352原创 人气:847
其一狂傲。李白少时即饱学,且才情恣肆,性格豪爽。所谓“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是也。26岁出川后,李白很少再回到蜀中。一生中他一直以“大鹏”自况,即“大鹏羽翼张,势欲摩穹昊”。在《大鹏赋》中,他极尽铺张地描写了“激三千以崛起,向九万而迅征”的大鹏形象,抒写了自己不同凡俗的性格、气概和抱负。李白非常自负,常自比管仲、诸葛亮等古代政治家,以“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李白在政治上积极入世,但他却从未想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而是在大量的社会活动中建立自己的声望,以引起朝廷的注意。在经过几番艰苦的努力之后,李白终于如愿以偿,得到玄宗的召见,并委以“翰林供奉”之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其狂喜之态可见一斑。既然来到了天子脚下,既然进入了“政界”,就该按仕途规律办事。以前,你李白看不起按部就班的科举考试,看不起拘挛填海的精卫和守常报晓的天鸡,这些都无可厚非。但现在你的身份不同了,已由一介布衣成为随侍皇帝左右的高官。到中央工作了,还保留着一种在野党的心态,无论身份地位,一律的“平交王侯”,为官之道要求的“不逾矩、不放情、不显才”,你却反其道而行之,难道你就忘了三国的杨修是怎样被杀的吗?李白,你以为你是谁?你不过是玄宗的一个御用文人罢了。但你却“戏万乘若僚友,视俦列如草芥”,正如你的诗友杜甫所写:“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中国的皇帝们总是高高在上的,几曾有过平等意识?对其如此轻慢和不恭,玄宗不疏远你疏远谁?高力士是谁?那可是服侍了玄宗几十年、最受玄宗宠信、最有权势的一个宦官,连宰相李林甫、杨国忠都是先巴结上他才获得高位的。你居然当着玄宗的面,伸出足去,叫他“去靴”!你不遭嫉谁遭嫉?长安三年,遭谗被谤,毫无建树,李白最终被玄宗“客气”地逐出长安。
其二任性,李白生性放达,不受拘束,加之广泛游历中的求仙访道,颇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老子》云:“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李白理解的“功成身退”,是与儒家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相类的。一方面他有宏大的政治抱负,一方面又想放浪形骸、无拘无束。而这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官场就好比一个鸟笼子,你既然想进去,就要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就不要嫌这里天地狭小受约束,就不要仰羡蓝天白云,而要循笼子里的游戏规则,不能任性犯自由主义。君不见,自古及今,官场进退,有多少心地善良的人变得阴险,有多少举止洒脱的人变得刻板,有多少性格鲜明的人磨平了棱角,又有多少自尊的人变得无耻。到处是唯唯诺诺和俯首听命。就像一只鸟,在笼子里关得久了,住得惯了,即或把笼门打开,它再也不寻求飞翔。因为弃却自由的报偿是可得嗟来之食,且可饱食终日。你李白既然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那么你就该远离官场,更别指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你还是一心一意去当你的诗人吧,这才是你的最佳选择。
其三贪杯。杜康真是位伟人,以鄙人愚见,他对酒的发明远远超出了国人常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因为它们之于人的影响,一为物质的进程,一为精神的牵引,而以我看,酒对人精神的影响当更为重要。喜也是酒,愁也是酒,聚也是酒,散也是酒,成也是酒,败也是酒……悠悠几千载,酒对人的影响实在太大了。政治家如曹操者尚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之说,更勿论那些“暂凭杯酒长精神”的各类文人雅士了。李白一生中到底写了多少与酒有关的诗句,那是研究家分管的事。但李白与酒确实难以分割,这从李白与杜甫的诗歌赠答中可以看出。“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杜甫句),“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李白句)。李白借酒自我遣怀的诗句就更多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作为一个纯粹的文人,嗜酒贪杯,也不算什么大毛病,有时或许还能激发一下创作灵感。但进入“政界”,若太过贪杯,就算不得优点和长处了。“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你想,酒醉到连皇帝都喊不应,你李白的政治前途还会光辉灿烂吗?如此地贪杯,如此地没有眼色,如此地不够乖巧,就不要再感叹“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了。
挑出李白三点毛病,以期引起论争,在下是否也找了一条“借批名人而成名人”的捷径?诚如是,则幸甚至哉!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