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集命名举凡
作者:万劫 时间:2010/9/22 23:24:2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3873
1、姓名子式。“名”是幼时(三个月后)由其父命名,“子”是古时特指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相等于“先生”。战国韩国人韩非的文集曰《韩非子》。《智子疑邻》选自此集。
2、姓子式。战国的郑人列御寇的文集曰《列子》,课本选有《两小儿辨日》《愚公愚山》;战国初期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翟的文集曰《墨子》,课本选有《公输》。《孟子》《庄子》《孙子》亦如此。
3、姓字式。古人不仅有名,还有别名,即“字”。男子二十岁(女子十五)成人举行冠(笄)礼(相当于今天的成人仪式)时由尊辈代取。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名与字之间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对名的解释或补充,名字相应,互为表里。《夜雨寄北》选自《李义山诗集》,义山即唐李商隐的字;《满井游记》选自《袁中郎集》,明公安派人袁宏道字中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字子安的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的《王子安集》。
4、姓籍式。古代或以籍贯或以为官之籍或以隐居之籍作为集名,表尊敬或表自谦雅趣。《过故人庄》之作者唐孟浩然,是襄州襄阳(现湖北襄阳)人,其作品集名为《孟襄阳集》;《小石潭记》之作者柳宗元是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一带)人,其作品名为《柳河东集》;《逢入京使》之作者唐边塞诗人岑参,晚年官至嘉州(今四川乐山)剌史,有《岑嘉州集》传世;《送灵澈上人》之作者唐刘长卿,官终随州(今属湖北)剌史,故诗集名命《刘随州诗集》;《泊秦准》之作者晚唐杜牡,晚年隐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著有《樊川文集》。
5、官子式。《淮南子》即西汉淮南王刘安的文集,《塞翁失马》出自其中。
6、姓爵式。爵,爵位,官也。唐人王维,官至尚书右丞,其集名为《王右丞集》,《竹里馆》选自其中;唐杜甫,曾官校工部员外郎,其作品名《杜工部集》。
7、别号式。名由父亲全命,字则由尊辈代取,别号往往是自主的,尤其是文人雅士,总喜欢给自己起个号,自由地抒发和标榜使用者的志向和情趣。于是对人称号表示尊敬。清赵翼,号瓯北,集为《瓯北诗集》,《论诗》出于中;南宋杨万里,号诚斋,集为《诚斋集》,《过松源晨饮漆公店》出于中。《稼轩长短句》《东坡乐府》等等均别号式,就初中课本而言此式最多。
8、年号式。以皇帝的年号称诗文集的名。唐白居易的《白民长庆集》,其集编于唐穆宗长庆年间,因此得名。《钱唐湖春行》出此集。
9、谥号式。谥号,君主时代帝王、贵族、大臣等死后,依其生前功过是非所给予的称号,有褒贬善恶的含义,类似于今天的鉴定。宋周敦颐,是我国理学的开山始祖,他的理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加之他一生清廉刚正,傲岸不阿,时人赞为“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死后宁宗赐谥号为“元”(元,开始、第一之义),因此他又被称为“元公”,其作品曰《周元公集》,《爱莲说》出其中;北宋名臣范仲淹,“不以物喜己悲”“先天下之忧后天之乐”,谥“文正”(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图国忘死”“ 内外无怀”的品德),其作品曰《范文正公集》。
10、书斋式。书斋即书房。古人常自取或由他人贺取书斋名,此亦可为诗名。“孤愤之书”《聊斋志异》中的“聊斋”就是作者清蒲松龄的书房名。《山市》则选此集。
11、显志式。以书名彰显撰文编书的目的。司马光主编,被宋神宗认为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并赐名的《资治通鉴》即是,《孙权劝学》即出于书;北宋如皋王观的词虽学柳永,却欲高出柳,故其词集取名《冠柳集》(冠,超出、高过也),一首《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实乃送别诗中之“冠”。
12、风格式。《珠玉词》是北宋前期词家晏殊的词集,代表作《浣溪沙》虽属齐言词,但主题情致缠绵,音韵工巧和谐,语言轻清婉丽,珠圆玉润,谓之“珠玉词”点滴不过;宋女词人李清照,词如白话,少有粉饰,又音律优秀,流转如珠,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13内容式。《山海经》(课本选文《夸父逐日》)就是以我国民间传说的地理知识为主要内容的;《礼记》(课本选文《大道之行也》)是由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篡而成;司马迁的皇皇巨著《史记》(课本选文为《陈涉世家》),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3000年间的历史。
14、生活式。以作者一生的生活遭遇,仕途坎坷为源点集名。清代散文家沈复少时随父游宦读书,中年游幕四方出使琉球10年,曾卖画维持生计,“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故题文集为《浮生六记》(课本选文为《童趣》)。
当有另类,少之,不一一而举。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